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菜豆 菜豆

菜豆根系的木栓化程度高,根的再和能力差,所以一般栽培菜豆都进行直播。但是进行菜豆的早熟栽培时,采取育苗的方法可以促进早熟。实践证明,进行菜豆育苗时保根措施配套,完全可以使移栽成活。菜豆育苗的方式主要有:阳畦营养钵育苗和阳畦切块育苗两种方法。如果利用阳畦营养钵育苗,可在育苗畦内挖出部分畦土,整平、踏实。将营养钵装好培养上,每钵内番4

定植后1-3天内密闭保温,不通风换气。遇到寒流在大棚四周用草苫子防寒。如果未覆地膜栽培时,定植后3天左右,表土半干时松土培垄,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幼苗根系恢复生长,提早缓苗。刚定植后,棚内适宜温度为白天25℃以上、夜间15℃左右。当棚内气温超过32°C以上时,中午可进行短时间开门放风,适当降温。

菜豆根霉软腐病防治方法?

(1)适度密植,注意豆田通风透光,及时铲除田间杂草。(2)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3)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以减少传染。(4)注意防治豆荚螟、蚜虫、红蜘蛛等,减少伤口。

怎样防治菜豆枯萎病?

菜豆枯萎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实行轮作,选择抗(耐)病品种。②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土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细土50~100千克,拌匀后,均匀施在播种沟内,再盖上一层薄细土,然后播上种子。③药剂灌根田间发现有个别病株时,马上灌药液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

会得菌核病。防治方法:发病严重地进行深翻,菌核深埋土中,子囊盘不能出土,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喷洒杀菌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专家在生产中发现,在保护地种植的芹菜、菜豆等蔬菜,对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比较敏感,用这种药剂进行常规喷雾后,对蔬菜的生长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延迟芹菜的收获期,延迟时间大约在20天左右,个别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另一方面,它还会对菜豆的开花、结荚产生明显的影响。为此,专家提醒广大

一、结荚前准备1、中耕培土:菜豆在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地温增高、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一周左右,即中耕一次。中耕要深,随着中耕,适当向根茎部培土。以利根茎部位不断发生侧根。2、温度及水分管理:定植后的温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间15~20℃,进入开花期白天20℃左右,夜间15℃以上,以利正常开花

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除危害菜豆外,还可侵染豇豆、扁豆、绿豆等其他豆科作物.防治方法:加强综合防治的同时注意化学防治,主要用药如下:天达诺沙600倍液,绿乳铜800倍倍液,23%络氨铜400倍液,铜高尚600倍液,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多抗霉素400倍液,氯霉素200毫克/千克,黄腐酸盐6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菜豆的栽培技术特点是什么?

1.抓最佳节令、适时播种。在土壤温度10度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种,亩播种量为6.5-8公斤,要求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2.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亩施农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结荚期适当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每亩10-15公斤。3.合理密植。要求作单垄或双垄高墒栽培,行距为0.8-1米,株距0

菜豆的茎叶有什么特点?

茎:草质茎,叶:网状脉

症状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防治方法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

大豆灰斑病病原菌是什么?

Cercosporidiumsofinum(Hara)Liu&Guo称大豆短胖胞,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rcosporasojinaHara。病菌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不分枝,褐色。分生孢子柱形至倒棒状,具隔膜1~11个,无色透明,大小24~108×3~9(μm),孢子形状、大小因培养条件不同略有差异。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5~28℃,高于35℃、低于15℃不能生长。除侵染大豆外,还可为

菜豆菌核病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菜豆外,也侵染其它蔬菜。症状:靠近地面茎基部或蔓部初呈水浸状,后呈灰白色。在潮湿环境下,症茎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结生黑色菌核。发病规律:在菌核在土中越冬。子囊孢子孙随气流进行初次浸染。在菜株生长期间,主要是以菌丝体的相互接触进行再次侵染。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毒的发生

普通菜豆播种前应注意什么?

1)平整土地,施足基肥:普通菜豆宜选择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禾谷类作物为前茬,不宜连作或与豆科作物重茬、迎茬等。普通菜豆子叶出土时顶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结或整地质量差,容易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另外,普通菜豆根系着生根瘤,要求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通气良好的砂壤土。留作春播的土地,年前要进行秋耕(如东北、西北地区),第二年春天播前

病原Erysiphapolygoni,Sphaerothecafulihinea症状该病主要侵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以及豆荚。叶片感病后,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呈紫褐色斑,其上覆盖一层稀薄的白粉,后期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严重的叶片背面也可表现症状,导致叶片枯黄,引起大量落叶。发病规律病菌多以菌丝体在多年生植株体内、花卉上或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嫩豆荚含有皂素和毒蛋白这两种有毒物质,需在高温下才能将这些毒素破坏,如加热不彻底,在食用2-3小时后,有人会出现呕吐、恶心、腹痛、头晕等中毒反应,因此一定需煮熟后吃。

(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3)与白菜类、葱蒜类实行3-4年轮作,不与豇豆等连作。(4)高垄栽培,注意排水。(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药剂灌根,选用的药剂有: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3%好力克

菜豆细菌性疫病(Xanthomonasphaseoli)为细菌病。细菌性疫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2)与非豆科蔬菜行2年以上的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害虫。(3)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或5000倍芸苔

菜豆细菌性疫病发病条件?

气温24~32℃、叶上有水滴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温湿条件,一般高温多湿、雾大露重或暴风雨后转晴的天气,最易诱发本病。此外,栽培管理不当,大水漫灌,或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造成长势差或徒长,皆易加重发病。

菜豆的采收与留种技术

一、采收矮性菜豆从播种至初收,春播50~60天,秋播约40天。采收期约半个月。蔓性菜豆春播,生育前期受低温影响,生长较慢。自播种至初收60~90天。秋播播种至初收40~50天,采收期30~45天或更长。菜豆在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才充实起来。开花后10~15天可采收嫩荚;气温较低,开花后15~20天,气温高则开花后约10天采收。当豆荚由扁变圆,颜色由绿转为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