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水质管理,适时轮捕轮放,实行“四定”投饵,加强鱼病防治。
[症状]感染前期,由于病原菌在鳍条顶端、吻端,皮肤鳃丝末端生长繁殖,从而形成黄白色点状病灶,随着病情的发展,鳍条蛀烂,向基部溃烂;吻端溃烂变白,体表病灶处皮肤溃烂,鳞片脱落,病灶周缘呈红色炎症,溃烂由上皮向真皮发展,导致大而深的溃疡灶(有时溃疡占体表面积的20%~25%),鳃丝溃烂由顶端向根部发展,从而导致鳃丝上皮细胞分解,崩解。并不断向
用鸡粪配制颗粒饲料,可以为养鱼提供廉价的饲料,使养鸡与养鱼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晒干的鸡粪含蛋白质40%,是养鱼的好饲料,更是鱼用配合颗粒饲料的理想原料。但生鸡粪中含有寄生虫卵及一些有毒物和病菌,所以不能用生鸡粪直接喂鱼。鸡粪配合饲料以干鸡粪为主(占50%左右),再搭配一定比例的玉米粉、豆饼、菜籽饼和麸皮等,混合搅拌后,加工成颗粒
鹦鹉鱼生活在珊瑚礁中,种群食珊瑚虫、具攻击性、团结互助、会织睡衣等。鹦鹉鱼生活在珊瑚礁中,每当涨潮的时候,大大小小的鹦鹉鱼披着绿莹莹、黄灿灿的外衣,从珊瑚礁外的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浅水礁坪和泻湖中。1、食性鹦鹉鱼有特殊的消化系统。鹦鹉鱼用它们板齿状的喙将珊瑚虫连同它们的骨骼一同啃下来,再用咽喉齿磨碎珊瑚虫,然后吞入腹中。有营养的物质被消
细菌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秆菌感染引起。发病时病鱼头部发黑,口腔、下颌、鳍基部充血发红,皮下出血,腹腔壁及肠壁充血,有时肝脏变成淡黄色,严重时有腹水。要有效预防该病,建议养殖户放养健壮不带病毒、抗病力强的苗种,控制养殖密度,适时分塘;注意调节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如用“降解底改”全池泼洒,以降低水
青鱼的成熟期比鲢、鳙、草亲鱼迟,而且性腺发育一般难达到Ⅳ期末的催产标准,因此,应采取催熟的办法。在催产前15天-20天拉网检查亲鱼的成熟情况,及时将成熟较差的雌、雄亲鱼催熟1次-3次。催熟激素以LRH—A3的效果最好,剂量每千克亲鱼重控制在0.1-0.2微克。亲鱼培育池选择四周环境安静,无干扰,水深在1.5米以上。青鱼搭配在草亲鱼塘,每亩水面搭配1组-2组
黄颡鱼又名黄牙丁,食性主要以肉食为主。若用颗粒饲料投喂,需要高蛋白含量;若用小鱼小虾或河蚌肉蚯蚓等养殖,成本太高,且水质不好控制。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2.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3.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鱼苗放养前须:1、起捕前拉网锻炼2-3次;2、放养的鱼塘提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杀灭病源;3、放养前对鱼苗用1-3%盐水进行消毒处理。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
鳜鱼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
维生素是指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其在体内合成很少或不能合成,需由食物提供。在饲料中如果不添加维生素,或者添加量不足,容易引起鱼虾骨骼畸形、生长不良、表皮出血、代谢紊乱、腹水等情况。鱼虾对维生素A、B、C要求高,尤其是对水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需求大,对维生素D需求不敏感,例如通常在鱼
冬季并塘后翌年放养夏花前,大部分鱼种池将有半年左右的空闲期,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1.养成鱼。即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最大水深2米左右计算,一般每公顷放鱼1875-2250公斤,其中鲢鱼占40%,鳙鱼占10%,鳊、草鱼占30%,鲤、青鱼占20%。放养鱼种要大规格,一般鲢、鳙鱼250克以上,草鱼500克以上,鳊鱼100克以上,青鱼1000克以上,
1.亲鱼、鱼苗鱼种检疫。鱼种场应定期对亲鱼进行检疫,杜绝亲鱼带毒繁殖。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对购买的鲫鱼鱼种进行检疫或询问苗种产地发病历史等,避免购买携带病毒的鲫鱼苗种。2.水质调控与科学投喂技术。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以及底质改良剂,可有效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保持池塘一定的水深,增加水体的自循环和外循环
减少拉网损伤。选择柔软的网具进行拉网操作,拉网捡鱼时尽可能减少鱼体损伤;同时,拉网后及时进行杀菌处理,可连续使用“永乐碘”进行“消毒”、杀菌2-3次,减少因拉网损伤诱发的细菌病和水霉病。①全池泼洒15〜2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②全池泼洒硫酸铜亚铁合剂,隔天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处理;③全池泼洒0.3克/米³的硫酸亚铁,2小时后用鑫洋混杀威全池泼洒。
钩介幼虫能寄生于各种鱼类,但主要危害草、青鱼。该幼虫用足丝粘附在鱼体上,用壳钩钩在寄生部位,引起周围组织发炎、增生,形成包囊而将幼虫包在其内,包囊外观呈乳白色或米黄色小点状。本病对饲养5-6天的鱼苗和体长1.7-2.7厘米的夏花鱼影响较大,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里时,使病鱼丧失摄食能力而饥饿死亡。寄生在鳃上时,因妨碍呼吸,使鱼窒息死亡。病鱼
1、由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A、检测鱼鳃是否有较多(一般认为显微镜观察一个视野下有0---5个寄生虫视为少量,5----10个视为较多,10个以上视为大量)的寄生虫,若有则选择晴天上午在料台处于喂料前10——15分钟按2倍于说明用量的杀虫剂泼洒,杀灭寄生虫。B、选用较温和性消毒剂通威毒消净(100g/亩.米)于晴天上午全池泼洒连用1-2遍C、同时内服通威菌血止
预防建议措施:①对于大量投喂青饲料的池塘,3~4月份一定要做好改底、水质调节工作,建议使用氧化型底改产品,以防鳃霉病的发生。②合理排布投料机,注重投料区域增氧和改底。③开春后要及时在饲料中拌多维、免疫类产品,以增强鱼的体质、免疫力。④4~5月一定要做好杀车轮虫、指环虫工作,杀虫要彻底。⑤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建议选用:复合碘,或施其乐
养殖池的种类和大小通常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孵化池、稚鱼池、成鱼池和亲鱼池。较为理想的面积和水深列表如下。:鱼池类别面积(平方米)水深(米)孵化池2~40.1~0.2稚鱼池30~900.2~0.4成鱼池100~2000.8~1.2亲鱼池200~3000.8~1.2鱼池实际深度要高出水面20~30厘米。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交互使用,即有成鱼池即可。成鱼池既可养殖稚鱼亦可养亲鱼,无需严格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