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俗称牙片、偏口,是黄、渤海近底层鱼类中的优质品种。此鱼头小刺少肉嫩,味道香鲜适口,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加工出口的品种主要有冰鲜牙片鱼(放血去脏)和单冻牙片鱼(放血、去脏)。放血去脏牙片鱼的加工,要求在鱼呈鲜活状态时杀生放血,以保持肉质的洁白、细嫩。单冻牙片鱼的加工,要求捕捞上来的鱼保持在0℃左右,七天内转到加工厂进行加工。①工艺流程是:原料→
鱼类死亡可能是由病害、缺氧、毒藻、机械损伤、污染中毒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污染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类致死原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污染中毒的肉眼判断方法,供养殖户在生产中参考。重金属污染中毒。重金属是指密度比较大的金属,如铅、锰、锌等。中毒鱼类鳃部呈灰白色,并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絮状沉积物,使鱼鳃阻塞,引起呼吸障碍,中毒鱼类常在水表层浮游。
1.杀菌作用。用生石灰清塘,可以有效地杀灭池塘中有害生物及病原体。在高温季节和早春病菌多发季节,合理施用生石灰,可以防治鱼类疾病的发生。2.施肥作用。生石灰使池泥矿化,分解释放出吸附的氮、磷、钾等元素,使池水变肥,促进水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因此,一般淤泥多的池塘只施生石灰,不用施化肥也能达到施肥的效果。3.改良水质作用。生石灰遇水
该鱼喜欢弱酸性至中性的软水,但是因为会毁坏水草,所以不适合在有水草的水族箱中饲养。
经过发酵处理后,鱼类就可以食用了。
由舌状绦虫层、双线绦虫属绦虫的裂头蚴寄生手鱼类的体腔内引起。病原:两属绦虫的裂头蚴形态相似。虫体肥厚,白色的长带状,长数厘米到数米,宽可达1.5厘米,头节略呈三角形,身体没有明显的分节。舌状绦虫的裂头蚴在背腹面中线各有一条凹陷的平行纵槽;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在背腹而各有二条凹陷的平行纵槽,在腹面还有一条中线,介于这两条纵槽之间。发育需二
放养模式、放养时的水温、放养密度,具体品种、投喂的饲料、根据水温的投饵率、水质调控管、起捕销售方式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各类鱼病的多发季节。搞好夏季成鱼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极为重要。夏季养鱼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一、投饵施肥;二、调节水质;三、病害防控。夏季养鱼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1、勤巡塘检查,防浮头。每天要巡塘2-3次,黎明前后看有无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时检查全天的吃食情况及有无浮头征兆。2、勤饲养夏
答:病因:由微小车轮虫(T.minuta)和显着车轮虫(T.nlbillis)寄生引起。症状:因体表或鳃组织受寄生虫的刺激,使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体色暗黑,鱼体消瘦。车轮虫病对鱼苗、鱼种的危害尤为普遍,最适繁殖水温为20~28℃,靠直接接触传播,在水质不良,饲料不足,连续下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防治:1)彻底清塘,消灭病原体;2)用毒虫2号作全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预防:每亩·米水体用鱼虫净溶液80ml稀释5000-6000倍均匀泼洒;3.治疗:每亩·米水体用鱼虫净溶液200ml;春秋季水温低于18℃、水清瘦发生寄生虫病时,用量为100-150ml/亩·米水体,稀释5000-6000倍均匀泼洒。
嗜水气单孢菌病流行季节为4月~10月,发病高峰在5月~7月。症状为发病初期,病蚌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病重时,病蚌体重下降,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胃中无食,晶杆缩小或消失,用手触及病蚌的腹缘,有轻微闭壳反应,不久死亡。采用1‰氯霉素注射(每只1毫升,1次或3次),再辅以1毫克/公斤漂白粉全池泼
养殖水体中溶解来源于三个方面:1、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2、来自大气中扩散溶于水体中的氧;3、人工机械,搅拌增氧或新型微孔管增氧。其中植物光合作用增氧约占89%,空气溶解氧约占7%,其余为人工机械增氧。
常见黄颡鱼品种有瓦氏黄颡鱼、黄颡鱼、中间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
一类水色:茶色、茶褐色或二类水色:淡绿色、翠绿色。
可根据各种水草的特点、养殖水体和养殖阶段,选择合适的水草种植模式。生产上通常选用2~3种水草茬口种植。为此,生产上采用两种栽培模式:(1)池塘小水体养蟹往往采用“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栽培模式,春季伊乐藻种植面积占30%。夏季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种植面积分别为60%和10%。(2)河沟、大水面养蟹则采用“伊乐藻+金鱼藻+苦草”栽培模式。春季伊乐藻
症状病鱼常离群在水面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体色发黑,特别头部变得乌黑,故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肉眼检查,病鱼鳃盖骨的内表面往往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局部鳃丝腐烂缺损,腐烂处常常有黄色的附着物。从病鱼鳃瓣的腐烂部位剪下一块
亚东鱼就是独产于亚东河的一种有七色斑点的珍贵鱼种,这种鱼既无甲也无鳞,雪白的肚子,泛青的脊背,形似鲫鱼。亚东鱼,属世间稀有,少有大鱼,一般仅重0.5~1公斤,山林的枯枝落叶汇于雪水之中,天然酿造,形成一种奇特的水质,成为亚东鱼最好的养料,使亚东鱼的肉质比普遍鱼肉质更嫩,味道更鲜,口感更爽,营养更高。亚东鱼有其特殊的生存、繁衍环境,首先是
鲫鱼“鳃出血”病的主要症状:病鱼身体发红,侧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丝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内脏坏死,有的病鱼鳃盖上有红斑,渔民称“美人斑”。此病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广泛流行,发病个体为100克-300克,偶见500克左右。二、目前通行的防治方案1、增氧、改底、调水,改善鱼的生存环境。使用聚维酮碘等对水体进行
首先,鱼的腮和内脏藏菌很多且极易腐烂,一两鱼肉里有5000—16000个细菌,他们的主要来源是腮,可见细菌繁殖发展之快。其次,鱼肉是被疏松的少量结缔组织分隔为很多小肌群的,细菌容易沿着疏松的组织间隙侵入肌肉;最后,水中的微生物属于冷微生物较多,尤其是海中的微生物,所以鱼离水死去后,即使放在低温下,细菌还是在繁殖。由于以上各种原因,所以鱼肉容
答: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控制病原体的传播;②加强饲养管理,降低放养密度,改善池塘环境,用生物改良剂改良水质,维持水生态平衡;定期药物预防,每半月全池泼洒1次消毒剂;③储养的饲料鱼均先用含1.2‰~2‰EZO-活力源添加剂的饲料喂食后2小时内扦捕提供鳜鱼食用,对预防出血病有显著效果;④在治病前必须先有针对性地杀灭鱼体表及鳃上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