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种母鸡30周龄以后的健康身体和旺盛精力,种母鸡必须按照体重标准以近乎平均的速率获得体重增长。如果增重不足,某些种母鸡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摄入,整体产蛋率就会有所下降。如果种母鸡增重过快,生产后期的产蛋率和受精率都会低于期望值。产蛋高峰后,体重控制和脂肪积累失败意味着产蛋持续性、蛋壳质量和种母鸡受精率都会明显降低,并且40周龄后蛋重还
首先应选择优良品种的蛋鸡。因为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品种鸡产蛋量可高出10%-30%,所以在生产中应选择饲养已经证明增产效果显著的定型商品杂种蛋鸡。再就是运用科学养鸡法,以提高产蛋量。一是供给全价饲料。饲料是养鸡生产的物质基础,只有供给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才能使蛋鸡高产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且饲料费用是养鸡成本的65%-75%,搞好饲料对养
护窝空伏:一些不产蛋的母鸡,会经常进产蛋箱空伏,特别是下午4时以后,仍伏在产蛋箱内,不采食。用手指顶触母鸡泄殖腔产道口,感觉不出来有蛋。对于这类鸡,往往会误认为是抱窝鸡。因此,应将这些鸡及时挑出或淘汰。鸡背无泥迹:有生殖能力的健康母鸡,一般都会受到公鸡的采配,反之,无生殖能力的母鸡因无法接应公鸡的生殖器官,公鸡则避而远之。因此,在配
饲料鸡食物(饲料)配方固定,其吸收的营养种类固定,其营养总量虽然与土鸡(放养鸡)基本一致,但品种数量(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的种类)上还有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总体营养虽然差不多,但营养的全面性上土鸡要好。
1.鸡饲养过程中加强通风,保持清洁干燥,降低舍内湿度,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2.在9到11天,27到29天之间用一次球虫药,以保护肠道。3.饲料中保持器、用具和栖架要经常洗刷和消毒,减少感染机会。4.饲料中保持足够的的VA和VB,增强抵抗力.减少发病率5.每当下雨时追加一遍球虫药。以免球虫病的爆发,使用原则是常换药以免产生抗药性。6.尽量减少应激。
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0-20周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3、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癖;
临床症状初期病鸡表现为打喷嚏,流出稀薄水样鼻液,稍后鼻液逐渐浓稠并带有难闻的臭味,干燥后在鼻孔周围凝固成黄色结痂,影响呼吸,病鸡常甩头;继而出现眼结膜炎和颜面部肿胀,严重时上下眼皮粘合一起,可引起失明,后期病鸡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消瘦、下痢、产蛋量下降。如及时治疗多数病鸡可以康复。治疗方法(1)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比例拌入饲
可以选择肉鸡型,肉鸡型主要用于生产肉用仔鸡。按早期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又分力快速生长型和优质型两大类。在肉用仔鸡生产上一般都要培育出两个品种.即专门化的父系品种和母系品种作种鸡。父系和母系均可分白羽、红羽两类。1.父系要求早期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突出.产蛋性能可差些。生产上多从科尼什鸡中培养纯系。2.母系要求有较高的产蛋量和良好的孵化
蛋鸡健康养殖的预防性用药是:养鸡场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根据鸡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添加抗生素、抗球虫类药物,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繁殖,达到防病的目的,这些添加的药物称为预防性用药。
最为关件是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等疫病。散养鸡应特别注意寄生虫病、支气管炎症病毒等的防治。
鸡腹泻是由大肠杆菌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鸡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过去多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不但耗资大、疗程长、易产生抗药性,而且愈后多不理想,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近年来,笔者用“三黄汤”治疗该病,平均治愈率达99.2%以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该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尤以60~90日龄的鸡发病较多。病初患
一、要选好养殖场址。既不能过于偏僻,也不能太靠近村庄城镇,过于偏僻,会增加运输成本,而且还不利于产品的宣传;太靠近村庄城镇,又容易受疫情的影响,增加用药成本,弄不好还会因病而亏损。二、选好质量过硬的种苗。好些品种遗传基因不纯(特别是土鸡品种),成品鸡的羽毛颜色杂乱,鸡脚的色泽不一,显得不伦不类,甚至个体有大有小。小鸡在出壳后的24小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一方面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免疫抑制,使多种有效疫苗对鸡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使鸡对病原易感性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流行季节性明显,每年5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
发病原因1.品种因素由于肉鸡品种的特点,随着肉鸡的增长不断加快,肉鸡的身体功能难以适应身体增长的需求,这也就导致出现心肺等方面的问题,并造成心毛细血管壁逐渐增厚,管道却不断的变窄,进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的现象,进而形成肉鸡腹水综合征。公鸡发病率一般占70%左右,明显高于母鸡,可能与公鸡生长快、需氧多有关。2.环境因素低温低温是肉鸡腹水综合征
答:1、发病原因:由禽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本病主要通过与病禽接触或通过被病禽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染,在农家饲养的鸡、鸭、鹅中时有发生、零星死亡,在有些村、组呈现流行形式,大批死亡。2、临床表现:急性的病鹅突然死于舍内,或在觅食中、孵化中翅膀扑腾几下即死亡。亚急性的,口鼻流出白色粘液或
一、为保证免疫效果,应到正规的专业兽医机构注射疫苗。特别是动物狂犬病灭活疫苗必须到本区乡、镇兽医站或畜牧兽医局审批合格的“免疫注射定点单位”进行免疫注射。二、犬、猫在接种疫苗前身体必须处于健康状态,有任何轻微的临床症状应延后免疫注射时间。有时动物处于无临床表现的亚健康状态,即使严格规范的接种前体检也不能检出。三、皮下接种在接种部位
养鸡户应该都知道大肠杆菌病,也知道这种病对于养鸡业的损害很大。这种病无论是雏鸡、育成鸡还是成年鸡,都有可能发生,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多,比如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滑膜炎等等。另外,鸡大肠杆菌病容易受到一些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影响,由此病发之后往往更为严重。最让养鸡户郁闷的是,鸡的大肠杆菌病防不胜防,有时候明明做了疫苗,但鸡群还是病发
1.第一次选择鸡出壳后,选择个体大,无杂色绒毛,精神活泼的留种;鸭需养到8~10周龄,鹅在育雏结束后进行,选择发育良好,无杂色羽毛的留种。2.第二次选择鸡在35~45日龄。选择冠形发育良好,颜色鲜红,体重较大的留种(特别是蛋用鸡的冠形大小与睾丸大小呈显着的正相关)。鸭在6~7月龄进行第二次选择,选头大颈粗、眼大有神、喙宽而齐、身长体宽、羽毛紧
一戒原粮喂鸡。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或稻谷等原粮喂鸡,这样做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正确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它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骨粉、石粉等,再进行喂鸡。二戒肛门摸蛋。有些养鸡户习惯用于伸入鸡肛门摸蛋,若手不卫生,易将细菌带入鸡体內,造成局部发炎、破裂、脱肛等疾病。三戒突然更换饲料。鸡对采食有习惯性,若突然更换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