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鸡

山鸡成年雉的饲养管理?

中雉日龄120天以后就转入成雉。此龄期为成鸡的生长发育、性腺成熟、交配产卵时期,需要采取科学饲喂,以满足育肥、交配产卵的需要。(1)饲喂:成年山鸡的营养需要基本同家禽,需要喂饲全价配合饲料,另加微量元素0.5克。为了促使产蛋率上升,增强抗病力,在日粮中需加20%~25%动物性饲料,同时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另加微量元素0.5克,多维素0.2克等,日喂4

本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法氏囊和淋巴组织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排白色稀粪,法氏囊肿大,浆膜下有胶冻样水肿液。病毒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雏鸡和育成鸡,病的高峰在3~6周龄,2周龄以下的雏鸡对病毒有抵抗力。本病不仅使一些雏鸡死亡,而且病愈的鸡生长缓慢,使免疫接种失灵,增加对雏鸡新城疫等许多疾病的

开产前蛋鸡有何营养需求

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雏鸡怎样断喙?

断喙要用断喙器,也可用电烙铁或铁片烧红后烧烙,原理都是通过高温金属片把喙尖切(烙)下。断喙时上喙切除鼻孔到喙尖的二分之一。下喙切除三分之一,并在刀片上灼烧2至4秒钟,以防止出血。断喙是养鸡生产中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断喙不但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节约饲料5~7%。断喙要选择有经验的工人操作,如果断喙不当易造成雏鸡死亡、生长发育不良、均匀度差

如何防治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的重要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腱断裂。病鸡关节肿胀、发炎,行动不便,不愿走动或跛行,采食困难,生长停滞。预防措施对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控制本病的唯一方法。一般的预防方法是加强卫生管理及鸡舍的定期消

避免蛋鸡下薄壳蛋方法有哪些

1、夏季鸡舍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3℃;同时要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及矿物质含量,这样即使鸡的采食量下降也可维持正常营养需要。2、在日粮中增加0.5~1克钙,观察蛋壳厚度的变化。如果蛋壳变薄,说明缺钙,如果蛋壳出现畸形说明缺少维生素D3,应加以补充。3、要注意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引起氨中毒。4、计算日粮

1中草药治疗鸡病的特点1.1天然性中草药,本身就是天然有机物。它取自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并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这些物质原本就是地球生物机体的组成和维护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它们又是经过人和动物体的长期实践筛选保留下来的对人和动物体有益无害和最易被接受的外源精华物质。此外,这些物质在用于机体之前,又经过

鸡白痢的流行特点?

~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

一、及时转移禽群,加固棚舍处于低洼地块的棚舍要及时转移禽群,转往地势较高的闲置棚舍。要加固棚,舍,消除安全隐患。进水较严重的鸡棚,肉鸡浸泡时间较长、应激大、无饲养价值的,应尽早与有关合作单位协商处理;进水轻微的棚舍,设法排水后及时铺上垫料。如现在农村有较多麦秸垛,打开后是干的,及时铺垫,另外还有其他加工的秸秆、锯末等。要做到勤铺勤换

清瘟散板蓝根250g,大青叶100g,鱼腥草250g,穿心莲200g,黄芩250g,蒲公英200g,金银花50g,地榆:100g,薄荷50g,甘草50g。以上为1000只鸡每天剂量,水煎饮服或开水浸泡拌料喂服,1次/d,一般3天见效。咳嗽不畅者可加半夏、桔梗、桑白皮。粪稀者加白头翁。

蛋鸡育成期饲养误区与纠正3.1不重视后备母鸡特定的生长规律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抓住重点,使后备母鸡的开产体重、骨骼发育、性成熟时间这三个决定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步。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从16周龄之后,就应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

饲养员除了做好喂料、捡蛋、清粪、打扫卫生和消毒以外,最重要的是观察和管理鸡群。(1)应在早晨开灯后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畿便情况。如发现精神委顿、羽毛不整、冠脚干瘪、粪便发绿(稀白或带血),说明已经有病,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或治疗或淘汰。如有死鸡,应当报知技术员及时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2)夜间关灯后要仔细倾听鸡只的动静

鸡群自然感染后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3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18~36小时。

一、流行特点及发病原因1、流行特点及解剖症状:多在秋末、冬初及春季等气温变化频繁的季节发生,尤其在接种疫苗后多发,呼吸道出现异常后,解剖病鸡,发现肾脏肿胀、肾脏花斑样肿胀(尿酸盐沉积)、部分肾脏被膜下出血;发病3-4天后出现气囊炎、纤维素样“包心包肝”病变和干酪样渗出物;肺脏充血、出血、肺三级支气管内有纤维素样物质堵塞,二级支气管内有

啄羽行为发生于雏鸡啄食和拔抽其它禽类的羽毛时。这种行为会毁坏禽类的羽毛,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自相残杀。为了避免啄羽行为,农民求助于低度的照明或者断喙,这种做法是有损于禽类福利的。传统层架式笼养将在2012年后被欧盟禁止,而啄羽行为可能成为生产体系代替传统层架式笼养的一个特殊问题。寻找这个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是欧盟资助的项目“啄羽行为:

室温应在37℃,2天~3天舍温在35℃~36℃,4天~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到降到21℃。

夏季怎样预防鸡中暑?

(一)调整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由于高温鸡采食量减少15%到30%,而且饲料吸收率降低,所以必须对饲粮配方进行调整。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和钙磷含量,饲粮中的必需氨基酸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不应低于0.58%。由于高温,鸡通过喘息散热呼出多量的二氧化碳,致使血液中碱的贮存量少,血液中的PH值下降,酸性增加,所以饲粮中应加入0.1%-0.5%的碳酸氢钠,以维持血

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禽白血病等。

夏季蛋鸡管理注意哪些问题?

1强制通风盛夏季节,加强通风尤为重要。夏季气温炎热,鸡舍温度高、有害气体产生快,通风可以尽快排除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鸡体影响,降低鸡舍温度。应提倡夏季强制通风,鸡舍顶风口全部打开,在两侧低处安装排风机,形成“儿”字形风流,这样通风彻底。2减少粪便在舍内停留时间盛夏温度高,粪便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快,同时发酵也增加舍温。

鸡转群死亡率高的原因?

1、25日龄以前,由于育雏室面积小,有保温设备,温度好控制,管理细心,病菌很少繁殖滋生,发病率低,所以死亡率也低。2、25~30日龄,由于此期仔鸡刚从育雏室转出,进行大面积饲养,饲养室很少加温甚至不加温,达不到25℃左右的适宜温度,再加之管理上不像前期那么精心而有所松懈,所以死亡率有所上升。3、30日龄以后,随着鸡体的增长,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