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深根性灌木,比较喜肥,每年至少要施三次肥。第一次为花前肥,10月上旬进行。这次施肥对牡丹当年开花有很大促进作用,也就是促花肥。第二次为花后肥,在牡丹开花过后半月内进行。这次施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加开花数量,对第二年开花的多少和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三次为越冬肥,在入冬前结合冬季浇水普遍进行。这次施入的肥料能增加地温,对牡丹越
用播种、分株繁殖。该属植物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因此,应在8月上旬至9月果皮变黄褐、种子成熟后即采种。用清水选种后,将好种子放在湿沙内贮藏7天左右,即可播种,能生出幼苗,经过冬季,低温下发芽出土。干燥种子延至春季播种,常推迟一年发芽。亦可在每年9~10月将肉质干刨出,从根颈部劈开(一般每兜分3~5株,上面必须带芽),在伤口处洒上石灰、以防
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播种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等多种方法繁殖
牡丹需肥量比较大,所以要施足底肥。每穴宜施肥60公斤-70公斤。肥要施入穴底。方法是:先挖一穴,穴的大小以施肥的多少来定,深度宜在60厘米-70厘米之间。把肥施入穴最底层,然后盖上一层湿润的肥土,上面距地面15厘米-20厘米,便于苗栽。在每次施肥过后,要及时的浇水。浇水量则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来决定。若天气过于干旱时,则每天至少浇水一次。无论浇水几次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洛阳牡丹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
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是一个国家领土完整、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象征民族团结的精神,高格精华的人格美德。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多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并具有一定的涵意,这种花被称为“国花”。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选择品种种苗和用地 中国牡丹属温带植物,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喜阳略耐半阴,并具发达的肉质深根,因此“适花”选地,对以后栽培管理的难易或成败都十分重要。故选择地势高燥、宽敞通风并有侧方遮荫以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中国牡丹首选的最佳用地,而最忌选用生土、粘土、盐碱土以及涝洼之地。另外,已栽植过牡丹的重要茬地...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在夏季高温时应稍遮阴,并使其通风,土壤要求肥沃和排水良好,要求空气流通不耐寒,越冬温度不可低于8℃。水:耐干旱,水分不可过多,以空气潮湿环境为宜。肥:喜肥,生长季节需施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土:喜含腐殖质多的肥沃、排水良好壤土。温:喜温暖,适温3-10月24-26℃,10-翌年3月15-20℃,最低不低于8℃。光:喜阳光,但盛夏应稍庇荫。
牡丹缺铁症状:可造成落叶或叶片组织坏死。叶片部分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叶片黄化部分坏死,病树枝条不充实,不易成花。 缺铁时可喷0.5%硫酸亚铁,或0.05%-0.1%的酸化硫酸亚铁溶液来防治。 牡丹缺磷症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叶小且易脱落,颜色呈暗绿或灰绿色,没有光泽。发病时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扩展为害。牡丹缺磷症...
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