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田埂上种植的大豆。一般在单季稻田埂上种植夏大豆品种;在早稻生长季节种植极早熟春大豆品种,晚稻的田埂种植早熟夏大豆品种。田埂豆品种的生育期要短于相应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栽秧完结后再种田埂豆,收获水稻前,先收获田埂豆。北方在春作物的田埂上也有种植。田埂豆都采用穴播,每穴2-3株,由于土壤湿润,植株通风透光,一般较大田的生长为好,单株产
有烟酸,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抗病品种:根据各地病菌的优势小种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如吉林的早丰5号和白花锉等。②种子处理:用瑞毒霉拌种,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效果很好。③清除病苗:病苗症状明显、易于识别,铲地时可结合除去病苗,消减初侵染源。④喷洒药剂:病害流行条件出现时,及早用百菌清、多菌灵、退菌特等喷施防治。
北方春大豆是在冬闲地之后早春播种的品种类型,分布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内蒙古、宁夏、新疆以及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北部。一年一熟栽培,一般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多在9月间成熟。5月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充足、温度适宜,非常有利于大豆的播种和早播大豆的苗期生长。东北不同地区适宜播种时期不同。辽宁省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10日;吉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也可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大豆播种出苗后,带病种子或病残体上的病菌可直接侵染子叶,引起幼苗发病。环境适宜时,受害豆苗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并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成株期叶片。以后病株的发病部位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大豆紫斑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条件以及品种的抗
必须选用优质的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具有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的特色。先把鲜制的豆腐切成小块,一般每小块(长12公分,宽6公分、厚3公分),置于豆腐水中浸泡,数小时后捞起,放在竹篮或木框里,上面撒小许食盐,然后用厚布或木板盖上,置阴凉干燥处,五、六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寸许茸毛。据根茸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四
及早间苗间苗对机械条播或大型扣种手摅豆尤为重要,间苗后幼苗分布均匀合理,及时防止苗欺苗现象,可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消耗,使幼苗发育均衡健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间苗一般大豆幼苗期两片对单叶平展、有复叶出现时期进行。间苗时要拨除病苗、弱苗和杂苗。中耕除草一般要求做到三铲三镗。具体时间:第一遍在6月1日左右,第二遍在6月20日左右,第三遍在6月
1.豆类锈病(1)症状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初为小黄白点,后变黄褐色有晕圈,病斑扩大后表皮破裂散出红锈褐色粉末。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叶片大量枯死。(2)药剂防治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天左右一遍,连喷3次。2.豌豆白粉病(1)症状初为淡黄色小点,扩大后成不规则白粉状霉斑,后期病斑上散发黑色小点。(2)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大豆主产区是东北三省(当然以黑龙江领先)。
1、选用适宜的品种。菜用大豆又称毛豆。它有早毛豆、半夏豆、夏毛豆之分,品种很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菜用大豆品种,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2、适时播种。早毛豆播种宜早不宜迟;夏播毛豆不宜太早,一般应在6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播种太早产量低。3、合理密植。一般籽粒小的品种可适当密植,籽粒较大的品种应稀植。4、合理施肥。一般基肥施三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用药喷雾防治1~2次。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高产良种。(2)播前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或72%克露可湿粉,或69%安克锰锌可湿粉拌种)。(3)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改善株间通透性,增强植株
培育壮苗(一)种子的选择在我区栽培状元豆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因大都采用自繁种子,种性出现了退化现象。因此必须进行品种的提纯复壮,采用异地育种的办法,进行留种,留种时要选择其籽粒饱满,花纹清晰,每荚有3~4粒的优良豆荚作为第二年的栽培种。(二)适时播种状元豆属一年生蔓性豆科作物,一般从2月底至4月中下旬均可播种。适时早播,可增加花期次数,多
只要不是特别晚熟的品种,一般来说是可以的。
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北部高原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东部5月上中旬播种,西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西北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北部
大豆收获后要科学贮藏,贮藏前必须充分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至12%左右时,才能入库。贮藏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2~l0℃环境中最好。
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2)肥水条件:试验表明:土壤肥
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茎和秸秆上越冬,成虫早晚最活跃。在中国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且世代重叠。广西年发生13代以上,福建7代,浙江6代,黄淮流域4至5代。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上越冬。华南部分地区全年均见为害。越冬蛹于4月上旬开始羽化,部分蛹可延迟到6月初羽化。越冬蛹成活率低,因此第1代幼虫基本不造成为害。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
危害症状大豆病毒病多表现系统性症状,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叶片、花器、豆荚均可受害。幼苗受害,植株矮缩,新生叶片偏小,皱缩,甚至死亡。成株期,植株叶片受害常表现4种症状: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通常后期病株或抗病品种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斑驳,对光观察尤为明显。重花叶型: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泡状凸起,叶缘下卷,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深紫褐色,后中部变灰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大小不等,直径3~10mm,个别较大。
1、适时栽插水稻适时栽插很重要,它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栽插要根据气温、苗情、茬口、劳力等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适时早栽的优点是有利于增穗增产,春夏之交前早插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低,主茎基部由于受低温刺激能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同时有效分蘖期时间较长,有效分蘖多,可确保达到目标穗数。另外由于早插秧,分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