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特别晚熟的品种,一般来说是可以的。
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北部高原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东部5月上中旬播种,西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西北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北部
大豆收获后要科学贮藏,贮藏前必须充分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至12%左右时,才能入库。贮藏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2~l0℃环境中最好。
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2)肥水条件:试验表明:土壤肥
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茎和秸秆上越冬,成虫早晚最活跃。在中国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且世代重叠。广西年发生13代以上,福建7代,浙江6代,黄淮流域4至5代。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上越冬。华南部分地区全年均见为害。越冬蛹于4月上旬开始羽化,部分蛹可延迟到6月初羽化。越冬蛹成活率低,因此第1代幼虫基本不造成为害。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
危害症状大豆病毒病多表现系统性症状,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叶片、花器、豆荚均可受害。幼苗受害,植株矮缩,新生叶片偏小,皱缩,甚至死亡。成株期,植株叶片受害常表现4种症状: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通常后期病株或抗病品种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斑驳,对光观察尤为明显。重花叶型: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泡状凸起,叶缘下卷,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深紫褐色,后中部变灰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大小不等,直径3~10mm,个别较大。
1、适时栽插水稻适时栽插很重要,它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栽插要根据气温、苗情、茬口、劳力等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适时早栽的优点是有利于增穗增产,春夏之交前早插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低,主茎基部由于受低温刺激能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同时有效分蘖期时间较长,有效分蘖多,可确保达到目标穗数。另外由于早插秧,分蘖出
一、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二、消灭苗期病虫害。常见苗期病虫有土蝗、飞虱、地下害虫、叶锈病等,一旦发现及时防治。三、压倒针。小麦进入三叶期以后,种子胚乳中的养分耗尽,幼苗要依靠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促根增蘖的
防治方法:①精选种子,汰除病粒;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大豆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③在发病的年份喷药防治,药剂有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天后再喷1次。(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收获后及时耕翻。(3)适时播种,及时收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
小豆自播种出苗至收获贮藏,病虫害较多,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豆荚螟、食心虫、蓟马、豆象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等。小豆病害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药剂防治是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50%苯来特1000倍液、25%三唑酮2000倍液,或75%百菌
该药在小麦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都可以使用,一般每亩用制剂125~150克。绿麦隆、异丙隆兼有土壤封闭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的作用,可以防除3叶期之前的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绿麦隆是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抑制剂,可通过杂草根系吸收,并有叶面触杀作用,对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效,药效受气温、土壤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干旱及气温在10℃以下不利于
大豆施肥的认识误区大豆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着生根瘤,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人们错误认为,种植大豆可以不施氮肥,而且认为大豆是养地作物。研究证明,大豆植株所固定的氮素远远满足不了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求,需要适当补充氮肥才能满足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由于收获的大豆籽粒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会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营养成分,因此,大豆是养地作物的说法
先把学名搞清楚再说吧。龙豆也叫皇帝豆;莱豆也叫皇帝豆;棉豆也叫皇帝豆。皇帝豆在种植之前先浸泡水分,后进行田间种植。
防治锈病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质保方针。1.农业防治。优选抗病、稳产的品种。精细选种,剔除杂质、秕粒、病粒。选择地势较高或平坦、土壤疏松、灌排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病害较少的地块。避免连茬连作,可与玉米等作物实行间作套种。翻耕整地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处理。雨季或连绵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控制好田间湿度和土壤持水量。加
首先,从豆角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因为豆角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豆角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豆角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当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其次,在豆角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
大豆叶片有些发黄,花都落了,什么原因?一、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1、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适合,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对提高大豆产量是有益的。如果盲目过量施用氮肥,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2、通风透光不良。由于栽植密度过大,栽植技术不良,引起徒长,过早封行
1大豆病害及防治措施1.1大豆灰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种子带病出苗后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褪绿小圆斑,然后逐渐形成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上病
一、豆角疫病(一)症状。疫病主要危害豆角的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茎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茎感病后,病部初期呈水渍状,后环绕茎节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茎蔓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感病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产生白霉。荚果感病病部亦产生白霉并腐烂。(二)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