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

河蟹与鱼类混养技术?

鱼蟹混养池要求的条件和精养鱼池相似,其饲养方法除了与养鱼相同之处外,还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河蟹放养模式河蟹亩产量要求10kg~15kg,则放养5g/只~15g/只蟹种5kg;亩产要求25kg,放养蟹种l0kg;亩产要求40kg,放养蟹种15kg(规格同前)。(2)放养水花生在成鱼池一角放养一定数量的水花生,约占池塘面积的5%~10%。放养水花生有以下好处:①水花生可

滩涂放养的贝类预防死亡应采取以下措施:(1)整涂、清塘在放苗之前,必须彻底做好翻涂、晒涂、清涂和清塘工作。围网养殖的在清涂之后,需及时围网。土塘养殖的,进水应有拦网。(2)提高苗种质量切实把好苗种质量关,要求苗种健壮、活力好,并注意苗种产地与养殖场之间的海水盐度差异。购买时注意苗种纯正,运输方法科学、合理。(3)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

哪些水源可以作为运苗用水?

池塘水、河水、井水都可以作为运苗用水。其中河水溶氧充足,水质较好最适运输鱼苗;井水水质也很好,但要注意温差,温差太大容易使鱼感冒,如果能让井水放置一段时间,增加温度和氧气,使用效果会更好;利用池塘水运输鱼苗时,要求水质无污染。建议在运输鱼苗时,利用本池塘水源,加点井水或河水,一是苗种能适应其环境,二是可以适当降温,增加运输成活率,

草鱼出血病防控技术

~1.免疫预防从近十年的养殖数据所得,草鱼死亡率低于5%的鱼塘,免疫覆盖率高于85%,免疫覆盖率小于1%的草鱼,死亡率都在40%以上,因此免疫是影响草鱼死亡率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养殖造成巨大危害,国内众多研究机构从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各方面对草鱼抗呼肠孤病毒展开积极研究,试图寻求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研究成果还是停留在实验

环境因素有: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盐度。

对虾养殖包括哪些生产流程?

对虾养殖的整个生产流程为:排除池内积水→封闭晒塘→清淤、整池、修堤→浸洗虾池→安装闸网→消毒(清池除害)→进水→肥水(培养饵料生物)→选购虾苗→中间培育→放苗→养成管理→收成出池。

草鱼肠炎病怎么控制啊?

草鱼在温度适宜、气压过低、鱼类饥饱不均时易患肠炎病。主要症状是腹部膨大,两侧有"红斑",肛门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病鱼失去食欲,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不久即死亡,此病主要危害草鱼,尤其对一龄草鱼危害大。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照"四看"、"四定"投饵。②、在鱼病到来之前,每亩水深1米施生石灰15─25公斤有预防、

预防:①寄生虫病重在预防,尤其要彻底清塘,杀灭、分解锚头鳋幼虫和虫卵,严禁病鱼入池,定期(每10~15天1次)用黑金神(或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养护健康藻和健康水、用六控底健康和底舒安养护健康底,注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如需拌喂鲜活料,须用优质微生物制剂活性蒜宝(按1%)拌冰鲜鱼料投喂,不仅能改善鱼体内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转化吸收,分解清除体内毒

南美白对虾肠炎病

(1)病因国外报道肠炎病是对虾吃了蓝藻类颤藻科的钙化裂须藻或螺旋藻后中毒引起的。(2)病症中国对虾的肠炎是消化道变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肠壁红色素细胞扩张,有大量血细胞聚集。病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但未发现死虾。消化道变红、肿胀和混浊等症状从体外就可看清。解剖病虾,取出消化道,从胃、中肠和直肠剪开

野生的海参有什么特点?

野生海参:生长于深海区域,没有污染,由于天然的环境的因素,受潮汐影响,海参没有固定的食物,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为食,纯天然生长,生长周期长使其所蕴涵的营养极其丰富。野生海参的捕捞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生长年限不够的海参一般不予捕捞,这也是为什么野生海参肉质肥厚、口感韧度好,体内积存的活性物质多,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石首鱼科、鲔科、鲷科、鲆科、笛鲷科、鲻科、鲽科、鳎科、舌鳎科等的大多数鱼类,人工育苗的饵料系列大体类似。但石斑鱼、鲻鱼的初孵化仔鱼口径特小,对开口饵料的要求特别严格,需要投喂3~6天的双壳类(牡蛎等)受精卵或超小型轮虫,其他的鱼类仔鱼基本上一开口就可以摄食普通轮虫。所以大多数鱼类人工育苗的饵料系列如下:(1)牡蛎受精卵或超小型轮虫石斑鱼

秋季虽然气温有所回落,但是养殖池塘水温依然较高,此时必须根据池塘水体上下温差大,水质变化快等特点,灵活采取相应措施,稳固全年养殖成果,确保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一、加强水质调控随着池塘载鱼量逐步增加,鱼虾蟹有机代谢产物也相应增多,因为得不到及时分解而导致水质恶化,应加强池塘水质的观察和监测,适时进行水质调节。具体方法:①注入新水,

如何管理好池塘的水质?

水质是池塘养鱼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也是最难理解、最难预料和最难管理的因素。池塘中鱼类的死亡、疾病的流行、生长不良、饲料效率差及其他一些类似的管理问题大多与水质差有关。水质管理的目标是,为池塘中的鱼类提供一个相对没有应激的环境,一种符合鱼类正常健康生长的起码的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标准的环境。池塘中的水质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①水源的水

1放苗前2~3小时给池塘泼抗应激药物,2最好日出前2小时放,3要进行缓亩再放入,4虾苗入池后,不要急于投喂,5虾下池后仍要抗应澈措施。

蚂蝗主食要吃什么?

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1.合理设计添加剂配方设计配方要国际NRC、ARC或各研究院所给出的需求量推荐标准,再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例如美国的NRC配方,肌醇和胆碱含量要比国产配方高数倍,肌醇有比较好的促生长效果,而胆碱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并防止出现脂肪肝。应用结果表明,用NRC配方培育出的鲤鱼体型比较细长,低脂肪,高蛋白,成鱼肉味鲜美,但苗种体内脂肪含量太少,在北方

如何防治车轮虫病?

鳃丝寄生大量车轮虫病原为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养殖的真鲷、牙鲆、东方鲀、鲈鱼等几乎所有鱼类易感染。该病四季流行,高发期为夏季和秋季。对苗种形成的危害严重。对于成鱼来说,同时有其他疾病存在时,车轮虫能加重病情,导致病鱼死亡。防治方法:①在易发病季节,可用硫酸铜、漂白粉挂袋的方法达到预防或消毒的目的;②用硫酸铜8~10克/米3浸洗

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一、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群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放氧的菌群。共有18个属40余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是红螺菌类。二、复合菌净水剂。如上所述,光合细菌仅能利用简单有机物,而对生物尸体残饵的分解不起作用。为解决有机物分解的全过程,科学家们研究出能够对有机体全程分解和利用的混合菌群,如混有芽孢杆菌、酵母

如何挑选和培育牙鲆亲鱼?

一、亲鱼来源亲鱼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自然海区捕捞的、无伤的、达到性成熟的野生成鱼,再经过人工驯化培育;二是从人工养殖的种群中选择体形正常、健康、生长快的养殖成鱼。目前,国内还没有进行漠斑牙鲆的大规模养殖,仅有的几家培育亲鱼的单位是依靠从美国进口野生2龄以上的健康成鱼,经人工驯化后作为亲鱼使用。据相关报道,也有一些单位由美国或日本引进

鱼种放养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一,下塘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否则会造成苗种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别较大。第二,下塘时间应当选在池塘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时候。第三,下池前要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水温在18-25℃时,用10-15克/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25分钟),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预防鱼种下池后被病害感染。第四,下塘前要试水,两者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差过大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