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褐纹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轮作,碗豆根糸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活动及根糸生长有影响,故忌连作。(3)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如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4)抓住碗豆第一次发病时或病害始发期喷洒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唏唑醇2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豌豆褐斑病是豌豆主要病害,多雨潮湿地区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可引起茎叶枯死。叶片被害,先出现水渍状的小点,逐渐发展为浅褐色至黑褐色圆形病斑,病斑处有轮纹,斑面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点。茎被害,产生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豆荚被害,出现浅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稍凹陷,斑面上也产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点
豌豆的别称有:青豆、麦豌豆、寒豆、麦豆、雪豆、毕豆、麻累等。
豌豆营养生长阶段,生长量小,养分吸收也少,到了开花、坐荚以后,生长量迅速增大,养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最少。自出苗期到始花期,氮的吸收量占一生总吸收量的40%,开花期占59%,终花期至成熟占1%;磷的吸收分别为30%、36%、34%;钾的吸收分别为60%、23%、17%。豌豆的根瘤虽能固定土壤及空气中的氮
1、春季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高温来临前收获;东北地区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种。2、秋季栽培宜选择早熟品种,于9月初播种,11月下旬寒潮来临之前采收完毕。
豌豆是一种重要的倒茬作物,除单作外,豌豆还常用于轮作、间作套种。(1)轮作:秋播区常见的方式如下:第一年:豌豆(蚕豆或绿肥)—早稻—晚稻(或单季稻);第二年:大(小麦)—早稻—晚稻(或单季稻);第三年:油菜—早稻—晚稻(或单季稻)。春播区轮作方式主要有:豌豆—玉米—玉米,豌豆—油菜—春麦,豌豆—春麦—马铃薯,豌豆—大麦—玉
蔷薇目Rosales豌豆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蔷薇目、蔷薇亚目、豆科、蝶形花亚科、野豌豆族、豌豆属、蝶形花亚属、豌豆种。
春播豌豆出苗后,宜浅松土数次,以提高地温促根生长,使叶片肥厚;秋冬播种豌豆,越冬前须进行一次培土,以保温防冻,次年春雨松土除草。现蕾开花时开始浇小水,干旱时可提前浇水。同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速效氮肥10千克或浇人粪尿500~1000千克,加速营养生长,促进分枝,随后松土保墒,待基部荚果已坐住,浇水量可稍大,并追施磷、钾肥。每亩可用20~30千克复
1.施肥豌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生长期间需供应较多的氮素。每生产100kg豌豆干籽粒需吸收氮约3.1kg,磷约0.9kg,钾约2.9kg。所需氮、磷、钾的比重大约为1:0.29:0.94。从出苗到开花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0%,始花到终花约59%,终花到完熟约1%;磷吸收量分别为30%、36%和34%;钾吸收量分别为60%、23%和17%;钙的吸收量分别为40%、45%和15%。各时期干
为害症状编辑主要为害叶、茎蔓和荚,多始于叶片。叶面染病初期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茎部枯黄,嫩茎干缩。后期病部现出小黑点,即闭囊壳。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豌2号”适
豌豆有青绿色、黄色、褐色、黑色、红色等颜色。
水肥管理:以基肥为主,除堆肥、厩肥外,还应多施磷、钾肥,如草木灰、骨粉等。也可施用磷酸二铵作基肥和种肥。开花结荚期喷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显著。北方春播区豌豆开花结荚期浇水2~3次,每隔10天左右1次。南方多雨地区应深沟高畦,注意排水。
(1)定植后的管理。定植水一般少浇。定植后4〜6天浇1次缓苗水,视墒情控制缓苗水大小。缓苗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提温。(2)支架引蔓。蔓生品种高20cm出现卷须时,应及时支架。由于豌豆蔓多且不能自行缠绕,一般需用竹竿搭单排支架,并用绳绑缚引蔓攀援。(3)肥水管理。温室栽培需水量不大,浇定植、缓苗水后,现蕾前一般不浇水、追肥。当第一花序结荚,第二花
豌豆蚜虫害采用黄板诱蚜诱杀翅蚜;播前和生产中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喷施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康福多浓4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初发期,用吡虫啉防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高温来临前收获;东北地区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种,根据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盖也可早播。春季栽培生长期短,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因此要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品种,如赤花绢英、甜脆豌豆等,并尽量早播。
豌豆白粉病防治方法是什么?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洁病残体,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亩用50%代森按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60千克喷雾。重病田隔7~10天再喷1次。
豌豆耐旱力较强,但不耐空气干燥。高温干旱不利于花的发育,是落花脱蕾的主要原因之一。开花期遇到25℃以上的高温干旱,落花落荚多。秋播豌豆时播种晚,气温低,出苗慢,扎根浅,植株瘦小,抗寒力弱,易受冻害后造成落花落荚;春季生长弱,分枝少,生育后期易受高温干旱的影响,均会出现落花。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同时,掌握好播期,使豌豆结荚盛期赶在高温干旱来
豌豆根系易木栓化,不耐移植,苗龄不宜过长,一般一手育成25天苗龄的适龄壮苗。育苗必须具备护根措施。1根据定植期和苗龄,提前30天播种,在吉林省大约在2月上中旬。营养钵内装人营养土或药土,每钵中摆2-3粒种子,覆土3-5厘米,浇透水,摆人苗床中,加盖小拱棚促进出苗。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改良土壤。(2)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转化。(3)实行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故忌连作。(4)播种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