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缺钾所引起。建议叶面用200克磷酸二氢钾对60公斤清水喷雾,并对根系每100平方米用0.5公斤的磷酸二氢钾对水均匀淋施。每约10天采取上述的措施1次,连续进行两次。
豌豆田间管理如何进行?(1)整地:北方豌豆多春播,前作收获后灭茬除草、深翻,施足有机肥,年前冬灌,翌年土表解冻后耙耱保墒。南方雨水较多地区,应开沟作畦,使排灌通畅。(2)播种:北方早春顶凌播种,播期3~4月份;南方冬播播期10~12月份,秋播播期8~9月份。一般地力水平下,普通株型豌豆每公顷75万~105万株;半无叶豌豆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每公顷120
普通叶豌豆条播行距一般25~40厘米;点播穴距一般15~30厘米,每穴2~4粒种子。半无叶株型豌豆行距20~30厘米,株距5~10厘米。大粒软荚豌豆,最佳播种密度60粒/米2左右;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豌豆90粒/米2左右;青豌豆介于80~100粒/米2之间。有灌溉条件、土壤肥沃的地块,密度需适当减小;种植半无叶豌豆,或在贫瘠干旱的地块种植豌豆时,密度需适当加大。豌豆播种
豌豆花的颜色有红、白、蓝、紫、橙、粉红和桃红等,雄蕊有3个,雌蕊有1个。
①农业防治:及时处理残株余叶,压低虫口。早春此虫大量发生前,清除田内及田边杂草。摘除老黄脚叶,可降低田间虫口密度。②黄板诱杀:利用成虫趋性,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亩置15~20个诱杀点,每点放置1张诱蝇黄板诱杀成虫,3~4天更换1次。③药剂防治:在3~5月间,嫩叶上初见白色细小线状虫道时,适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50
食荚豌豆是性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不耐热,长江流域多行越冬栽培,秋播秋收;高山地区以及中国北方一般春播夏收。由于豌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长江流域地区也可进行春季及秋季栽培。
在播后.潜叶蝇,菜青虫,斜纹叶蛾和蚜虫是豌豆的主要害虫,应在苗期抓好防治工作,可用40%乐果1500倍液或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2-3次.根腐病和立枯病是土传病害,防治方法一是实行水旱轮作,切忌旱地连作,二是用多菌灵等药剂在苗期防治.1.根腐病和立枯病:每亩用微生物杀菌剂根腐宝(由解淀粉芽孢杆+木霉菌组成)60克或复合微生物菌剂黑腐清60克兑水结合新高脂膜500倍
一、青豌豆品种选择根据植青豌豆的这一习惯和特点来看,以选择中豌4号和中豌6号矮生豌豆品种为主。中豌4号和中豌6号秋播生育期是在70天左右,不需搭架栽培。两个品种相比,中豌6号在产量和商品性方面略优于中豌4号,但均属硬荚食鲜籽粒品种。二、精细整地播种根据地力情况,整地时结合耕翻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耕作质量要求
1、选地:以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土壤或壤土为宜,豌豆忌连作,2-3年轮作。2、品种:翠绿、珍珠绿、中豌4号、中豌6号。3、播种时间:10月30日前种植结束。4、种植方法:播种前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酸钙20-30公斤,钾肥10公斤,豌豆可净种或套种,净种时,2-4米开墒,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播种4粒。
阜阳地区何时播种合适?一般年份以11月初播种为好。不要在10月内播种,因为播种过早冬季豆苗生长过旺,会降低抗寒能力,遇摄氏零下4、5度的强寒流会连根冻死;但是,也不能播种过迟,最迟不迟于11月10日。因为迟播种,第二年春天开花过迟,会缩短收获时间,产量不高。当然,现在可以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四季种植,况且还有一些适于四季播种的新品种。
豌豆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长到6~8厘米,播后10天在幼苗刚出土时已生有10多条较粗的根系,20天刚展开2个复叶时,主根长达16厘米左右,故在整地和施肥时特别强调精细和早施肥,这样才能保证苗全和苗壮。一般播前应精细整地和施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基肥,最好在整地前将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播种用的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覆盖度小,在秋播区常作为水稻、玉米及甘薯的前茬或后作;在春播地区,豌豆常与茄果类、瓜类、玉米、棉花、高粱等作物间作套种,或种于田边地角,或作为谷子、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的前作,也可与大麦、春小麦、燕麦等间作或混作。豌豆前茬不仅可以提高禾谷类的产量,还能改善禾谷类作物的品质,提高其蛋白质含量。种植豌豆通过生物固氮每季
症状:表现为淡绿变黄绿色,生长发育不良。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本身含氮量低。种植前施大量没有腐熟的作物秸秆或有机肥,碳素多,其分解时夺取土壤中的氮。防治方法:施用新鲜的有机物做基肥时,要增施氮素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应急时,及时追施氮肥,每亩可施尿素5~7.5千克,或用1%尿素溶液喷洒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豌豆种子在播前要精选,剔除病、虫、破碎粒、小粒、秕粒及混杂粒、异色粒等,以减少病虫侵染的可能性,提高种子整齐度,确保出苗整齐一致。量少时可采用手工选粒,量大时应筛选或用30%的盐水选种。还可采取干燥器空气温热处理种子,处理温度为30~35℃。通过温热处理可使种子完成后熟过程,结束休眠期,降低种子含水量,发芽势可从28.5%提高到96%,发芽率从71.
播种长江流域多进行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也可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为了争取时间,最好用地膜覆盖,促进早出苗;在华南地区是9~11月分期播种,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分期采收。播种方法,如为1m宽的畦,每畦播种2行;如2~3m宽的畦,每畦播种4~6行,行距60~66cm。穴距为13~17cm,每穴点播种子3粒,播深3~4cm,每667m2用种量5kg左右。如利用棉花茬套
成虫体长2―3毫米,翅展5―7毫米,暗灰色。头部黄色,短而宽。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触角3节,短小,黑色。胸部发达,翅l对,透明,有紫色闪光。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黄色至橙黄色。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乳白或灰白色,略透明。幼虫蛆状,体长2.9―3.5毫米,前端可见能伸缩的口钩。体表光滑柔软,由乳白色转为黄白色或鲜黄色。蛹卵圆形,略扁,长约2.5毫
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长江以北地区一般3~4月播种,7~8月收获,为春播区;长江以南一般9月底或10月初至11月播种,翌年4~5月收获,为秋播区。
菜用豌豆可以适当密植,通过单位面积内株数的增加来提高总产量。机械播种一般采用多行条播的方法,一般行距20~35厘米,在播幅内按株距10~15厘米播种,每亩1万~3万株。植株大的行株距大一些,每亩1万~1.5万株;植株小的行株距小些,每亩为2万~3万株。手工播种的保持行穴距(35~5d)厘米x(25~30)厘米。穴播的,每亩播种4000~8000穴。以后每穴留株3~4株,每亩1.2
根据豌豆的长势,可在开花始期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结合浇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荚后进行,每亩追尿素7.5千克,氯化钾7.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同时结合浇水。
干豌豆于70%~80%豆荚枯黄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