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
豌豆适宜凉爽的气候。在纬度25°-60°N低海拔地区和0°-25°N或S的高海拔地区都有种植。豌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6-12℃。
豌豆亦称毕豆、麦豆、淮豆,嫩荚、嫩苗可作蔬菜,种子可食用和制淀粉。干豌豆的蛋白质含量约20%,碳水化合物约50%,每100克鲜豆中含水分70克,蛋白质7克,膳食纤维3克,还含有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豌豆中含有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豌豆含的粗纤维能够促进大肠蠕动。豌豆性甘平,归脾、胃经,一般人均可食用。
豌豆缺氮症,表现为叶色变浅、发黄,植株较矮。可在播种前,适当施用氮肥15~22.5千克/公顷。豌豆缺钾症,植株全株叶片初期表现为叶边缘褪绿并逐渐向内扩展,严重时,叶片边缘组织发生焦枯坏死。可在土壤中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防治。豌豆缺锌症,植株老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驳块,叶片边缘或顶端组织坏死。可在土壤中增施硫酸锌防治。豌豆缺铁症,初期为新
豌豆白粉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4%嘧啶核苷类抗菌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
病虫害防治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化学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无公害产品。1白粉病主要危害叶、茎、荚。叶面上出现白粉状淡黄色斑点,然后逐步扩大呈不规则小斑,斑点之间互相连接,表面被白粉覆盖,被害叶片逐渐枯黄,然后逐步扩展到茎、荚,至使茎部枯黄,嫩荚干枯直至死亡。防治方法: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
豌豆彩潜蝇,油菜潜叶蝇,拱叶虫、夹叶虫、叶蛆
豌豆可以四季种植,菜农可根据茬口、季节等灵活掌握播期,也可根据豆荚上市的时间需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根据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在长江下游地区,播种期与收获时间关系如下:秋季遮阳网棚栽培8月上旬-8月底10月1日前,秋季露地栽培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中旬,冬季薄膜温室大棚栽培10月--翌年2月元旦,冬季露地栽培11月--翌年1月5月1日前后,春季露地栽培2
开花授粉的适温为20至27摄氏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不利于授粉受精(影响花粉的萌发)。
喜湿和湿润的气候,不耐燥热单调。其抗旱性不如菜豆、豇豆等其它蔬菜,生育期内空气湿度75%左右,泥土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植株生长茁壮良好,豌豆不耐雨涝。生育期内阴雨绵延,易发多种病害。豌豆幼苗本事一定的干旱。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开花结荚。
一、材料准备:豌豆芽苗生长适温为18至23摄氏度,可选择庭院、大棚、日光温室等处栽培。栽培架可用角铁、钢筋等材料制成,设立3至6层,每层间距30至40厘米,宽度视育苗盘的长度而定。栽培容器选用轻质塑料育苗盘,规格为长60厘米、宽25厘米、高3厘米。基质选用无毒、质轻、持水能力强、残留物易处理的洁净新闻纸或白棉布、无纺布等。大面积栽培时应安装微喷设
荷兰豆、甜豌豆栽培技术甜豌豆又名汤豌、菜豌、食荚豌豆。其肉厚多汁、香甜清脆、口感细嫩、利于消化。它的豆荚和嫩头均可食用,含有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胡萝卜素和果糖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其栽培方法如下:一、土肥条件。豆科作物根部的分泌物要影响来年植株的生长以及根瘤菌的活动,因此,忌重茬连作。宜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亩施腐熟农家
被危害的植株表现为幼虫钻蛀于葱心叶和叶鞘上蛀食叶肉和表皮,并形成灰白色不规则蜿蜒潜道,幼虫在潜道中钻行于葱叶各处,危害叶脉,严重时会导致大葱地上部干枯死亡。一般潜叶蝇危害严重的地区,农业防治需考虑蔬菜布局,将潜叶蝇不危害的植物与大葱套种。适当疏植,增加通透性。及时清理被潜叶蝇危害的病叶,将其深埋,烧毁或者沤肥。药物防治可采用2%阿维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
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主治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
豌豆立枯病-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实行轮作,因该病的卵孢子司在遗留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提倡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来源。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除系统侵染的病苗,减少田间再侵染源。豌豆立枯病-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的种子,在无法确定种子是否带菌的情况下,应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种子重量0.3%的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
(1)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2)选留无病种子,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3)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进行深翻,减少越冬菌源。(5)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
据试验,每生产100千克籽粒约需吸收氮3.1千克、磷0.9千克、钾2.9千克。从出苗到开花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0%,始花到终花约59%,终花到完熟约1%;磷吸收量分别为30%、36%和34%;钾吸收量分别为60%、23%和17%。豌豆对硼、镁、锌、硫、钙、铁、铜、钼、氯和锰等微量元素都有需要。钙可促进生长点细胞分裂,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硼在植株体内参与
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灌便利,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667平方米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40kg作基肥,并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肥。花荚期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或人畜肥1000kg,以促进结荚壮粒。生长后期,根据长势也可以采用0.5%的尿素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尤其是在开花结荚期植株对水分特别敏感,要及时补充水分。
豌豆苗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以防为主,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特别是蚜虫,它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豌豆出苗后20天左右,便可采摘植物上部嫩梢,两周后可采收分枝顶部嫩稍,每1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