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虾类 虾类

1.自然水温在22℃以上才能放苗。虽然南美白对虾的耐寒能力较强,但建议放苗的温度以高些为好,有利于提高虾苗的成活率。2.育苗池与养成池的盐度不能相差太大。育苗场盐度通常在25以上,且较稳定。养成池的盐度往往变化较大,如港湾和河口地区的虾池在雨季的盐度偏低。因此,在放养前要测定养成池的盐度,若育苗场和养成池的盐度相差5以上,要进行必要的虾苗淡

提高种虾存活率的方法

首先避免藻类生长旺盛时期放苗,施肥水色初起后应待5-7天后水质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后再考虑放苗为妥。1、遵循放苗入塘基本注意事项。2、安全试过苗才是硬道理。3、保持增氧机的开动。前期经过肥水,水色呈现绿色或茶色,形成30公分左右透明度,使得池塘里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表层水的藻类,而底层水的藻类阳光照射不到极少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前期虾苗很小

钟形虫感染症体表因钟形虫大量寄生而呈棉絮状,不易蜕壳,步足及游泳足茎部亦会附着,若在鳃部大量繁殖,会造成缺氧,使鳃功能衰弱而引起死亡。防治方法:用甲醛25×10-6-30×10-6药浴,若虾苗用15×10-6-20×10-6,严重者一周后再重复使用一次。

1.养殖虾类的朋友可能遇见过,池塘容易发生“反底”现象,这是因为晚上北风多,气压高,而池塘水较浅,水体发生对流,造成“反底”现象,故而引起对虾缺氧。兴旺水产专家建议:及时开动增氧机,并泼洒“强底净+久氧”;还可以适当提高水位。2.季节转换时,池塘里的水产生物容易产生较大的应激,而且应激更为频繁。所以在这个阶段的要注意防止对虾应激,防止藻

小龙虾怎么区分公母?

1母的小龙虾,虾脚底下那对是透明的,而且虾脚中间的腹部是平的。2而公的小龙虾,虾脚下第一对颜色较深,虾腹凸起。下次挑的时侯注意下,如果想做蒸虾的话,尽量挑母的,有黄,口感好。

小龙虾稻田养殖利用了稻田空间和稻虾共生互利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稻田要求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稻田平整、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稻田需要设置回型虾沟,其面积约占整体面积的10%,以15亩稻田为例,虾沟面宽3-5米(如果要架设大棚需要有一条沟开至6-8米),沟深1.5米左右,能保持0.8-1.2米的水深,

青虾养殖周期有多长?

从产卵到幼苗要一个月的时间,长至成虾是45天,约80尾一斤,90天约20尾一斤。

虾为什么会出现断须?

1、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建议补充离子钙,比其他钙要快速吸收的。2、可能是细菌感染了,你可以看断续的截面发红或者发黑,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颜色的,细菌感染的话就要消毒杀菌。3、洒点抗应激的VC。

(1)注意每次换水加注新水不超过10cm,且要求少量多次。(2)多开增氧机、及时投放一些增氧制剂,保证池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如用Vc应激制剂等拌饲投喂,以降低应激反应。

提高日本沼虾养殖成活率,就是提高饲养的经济价值,下面有三点建议:1。增加溶氧量日本沼虾对溶氧量的要求较高,要配备增氧机使水体溶氧量不低于每升5毫克。底泥以10厘米厚为宜,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施放的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以减少高温季节的有机耗氧。可以适宜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来增加水体溶氧量,控制水体肥度。  2。清除敌害进水时要经过双层过

怎样防治小龙虾的烂壳病?

1.在运输和投放小龙虾苗种时需小心仔细,当出现受伤的虾苗后需及时淘汰。2.小龙虾苗下塘之前需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或用15/1000000聚维铜碘消毒15-20分钟,也可以用2mg/L青霉素浸泡浸泡15分钟。3.如果养殖条件允许,则可以经常更换池塘水,报纸池塘水质清洁。4.在养殖小龙虾时,需投喂充足的饲料,同时还有避免小龙虾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新建好的水泥池,使用前应当用淡水或海水充分浸泡。浸泡5次以上,每次5~7天,每次浸泡换水前还应冲刷池壁;也可用醋酸或稀盐酸冲刷池底池壁,然后再浸泡,使水泥中的碱性物质析出,至pH稳定在8.6以下时,再用清水刷洗干净待干后,在池壁和池底涂刷上水产专用的涂料待用。

罗氏沼虾1年产卵多次,2次产卵间隔30~40天。在广东,1年可产卵4~5次,只要水温适宜,饵料充足,产卵次数还可以增加。每次产卵量,随雌虾个体大小和卵巢发育情况有所差异。一般体重32~64克的雌虾,其抱卵量为46800~88400粒,平均每克体重抱卵量为1061~1529粒。罗氏沼虾的卵为中黄卵,充满着卵黄,卵色由初产时的橙黄色逐渐变为淡黄、淡灰色,最后变成深灰

1、控水稳藻冬棚虾因为采用全封闭养殖,棚内外水温差异大,一般不宜换水,换水容易引起对虾应激反应,可适当提高水位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应激。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位越高,水容量越大,浮游生物就越多,供给饵料生物就越多,产生的氧气就越多,水质就越优良,抗应激的能力就越强,更容易避免由于水体应激而导致发病的可能性。注意放苗前的培藻工作,肥水即

虾常常独自浮游于水面,又不摄食,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底质可能污染严重,氨氮高或硫化氢多,导致虾不适而上游;二是可能患上了纤毛虫病。纤毛虫病是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的,常见的纤毛虫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累枝虫和鞘层虫等。病虾鳃区呈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虾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以至停止吃食,

1、改造稻田的时候预留大量优质的打洞场所。改造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时候要预留平台;环沟坡度最好做到1:3;田中间多开横沟;做好田面的内埂(小田埂、子埂)。这些都是小龙虾打洞的好地方,打洞的地方多能促进小龙虾打洞。2、缓慢降低水位诱导小龙虾打洞。快收水稻的前一个月不能升水,不要进水即可,或者边进边排,不要让水位上升,让水分自然蒸发缓慢的降低水

什么叫做高健康对虾养殖?

高健康对虾养殖,是将亲虾的选育、健康虾苗的培育、养殖环境的调控、选用高效优质的饲料及科学养殖模式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养殖,目的是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和实现对虾的生产安全。

如何预防虾壳漂浮?

许多养殖户反映,青虾在养殖的中后期经常会出现虾壳漂浮在池塘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几种原因:一是池塘水质较差,底部环境差,底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含量高,影响青虾活力而出现甲壳上浮。预防措施:定期向池塘注入新水,调节水质,因地制宜合理追肥,丰富池中天然诱饵,换水不便的池塘,可定期泼洒光合细菌、强效臭氧片改善池塘水质,定期泼洒

小龙虾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等系列产品

青虾黑鳃病怎么治疗?

(1)彻底清塘。水深1米的水面,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有条件的塘口,在干塘时要曝晒池底,以杀灭病原体,减少发病率。(2)虾种消毒。虾种放养之前,应用5-20毫克/升的甲醛水溶液浸泡消毒,保持水温在10℃左右,浸泡10-30分钟,以杀灭虾种身上的寄生虫和病菌。(3)加注新水。要经常(特别是夏季和早秋)加注新水,以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