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骤变降低根系的活性。
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绿色,叶缘深裂。主蔓ll-13叶节着生第l雌花,以后每隔6-7叶节现l雌花。果实高圆形,果皮较薄,浅绿色,附有不规则深绿色条带14-16条,单瓜重6公斤以上。瓜皮韧性强。耐贮运。瓜瓢红色,质脆、细嫩,汁多味甜,中心糖10%以上,籽小、黑色。耐湿。中早熟,全生育期95-l00天,雌花开花到果实成熟30-35天。亩产3000-3500公斤。特征特性植株生长
一、雌花形态特征早熟品种西瓜的子房一般呈圆形(少数也呈长圆形),茸毛少,果柄粗而长,花瓣较大,这样的雌花容易坐瓜。果形椭圆的西瓜(多数为中晚熟品种)子房呈长圆形,茸毛多,果柄粗而长,密生茸毛,花瓣大的雌花容易坐瓜,并且瓜个大,品质好;反之,果柄细短,子房较小呈圆形,茸毛稀疏,花瓣小的雌花不易坐瓜,即使坐住瓜,瓜个小,品质差,产量低
a.要尽量选用无滴膜,以避免因棚膜表面结露珠而影响透光率。b.要注意管理作业时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泥土等附在棚膜上降低光照强度。c.要严格整枝,保证大棚顶部和两侧光线能通畅射入,特别是搭架栽培时要使架顶叶片距棚顶保持30厘米以上的空间距离。d.大棚内的小棚,待棚内温度稳定后要及时撤除,以保证植株对光强的需要。e.地面覆盖银灰色地膜可增加近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1、霜毒病:雨季过后的前几天(1周左右),霜毒病将进入高发期,针对此病害发展迅速的特点,瓜农一定要在雨间歇期抓紧喷药,药剂以甲霜灵锰锌(甲霜灵含量为12%)为首选药,浓度为400倍液,其他如克露、乙膦铝、烯酰吗啉、霜霉威等药效果次之。2、炭疽病:在以防治霜霉病为重点的同时一定结合防治炭疽病,首选药剂为世高(先正达公司生产)
1、僵苗。幼苗生长量少,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组织僵硬;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僵苗有别于由叶面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叶形变小,叶缘反卷,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的症状。西瓜苗一旦发生僵苗,恢复得很慢,会延误有利的生长季节,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僵苗是西瓜苗期主要的生理障碍。防治
一、需肥特点。据试验,每生产1000公斤西瓜果实,需氮2.5-3.2公斤、磷0.8-1.2公斤、钾2.9-3.6公斤,三要素的比例约为3:1:3.5-4.西瓜一生经历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期和结瓜期。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幼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占总吸收量的0.6%,伸蔓期占总吸收量的14.6%,结瓜期占总吸收量的84.8%.二、施肥技术。西瓜施肥要坚持"基肥要足
1.采用无病种子。无病田繁种,从健康植株的健康果实上采种。从苗期开始发现病株应立即带土摘除,移至田外烧毁。2.选用抗病品种。试验证明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较大,在发病较重的地区应换掉原来的感病品种,改种抗病品种,如三倍体较二倍体抗病.皮色深绿的比浅的抗病。新红宝品种感病程度较高。3.种子处理。方法是采种后种子与果汁、果肉一起发酵24~48小时,然
一般病害会出现焦边bai,叶片上会有菌du丝或斑块等,发病zhi速度比较快,具有传染dao性,没有上述症状,则有可能是缺素。出现普遍性的叶边缘发黄与缺钾有关系,酸性土壤和西瓜需钾高时钾不足,就容易出现镶金边问题。西瓜补钾一方面可通过叶面喷施速效补钾,喷施微补壮力,冲施上用微补高钾全力,都能有效补钾,减少缺钾叶边缘黄叶,壮瓜膨瓜,提高产量。
在西瓜的种植过程中(尤其是设施栽培的小西瓜),有些菜农由于无法掌握适度采收的标准,导致果实商品性下降。西瓜的成熟度与品质密切相关,适度成熟的果实含糖量高,适口性好。生瓜的瓤色浅,皮厚,肉质硬,含糖量低。采摘过晚,瓜瓤开裂空心,含糖量下降,风味欠佳。成熟果实的采收鉴别方法是:⑴花纹清晰,果皮具有光泽,果脐向内凹陷,果柄基部略有收缩。
1、要治虫保苗。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于清早喷于叶片上,消灭成虫。2、要中耕松土。定植后要经常中耕松土,保证土壤疏松,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使幼苗快发。3、要适当浇水。瓜苗刚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或没有与周围土壤充分接触,没发新根,吸收肥水能力较差,所以前期要适当浇小水,浇暗水。4、要避免田间积水。积水多,土壤气体
现在西瓜小拱棚栽培一般设置滴管硬管和土壤湿度自动检测仪,在需要灌水和施肥时,通过管道对西瓜实行肥水一体化的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肥料和水的用量,提高肥水利用率,有效控制小拱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减轻病虫为害。定植西瓜的瓜沟应在入冬前挖好,沟深30cm左右,沟宽70cm左右,每2m挖一瓜沟,利用低温风化疏松土壤,减少病虫越冬基数。种植畦南北走向,可
西瓜蔓枯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发病症状,从生长时间的先后具体表现为:子叶上,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茎部,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
一、症状:瓜果在膨大中途停止,果顶部变小发黄凸出、蔫枯,果实品质大为下降。二、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植株叶片营养同化机能下降,瓜果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花多、座果率高时,易产生尖嘴果或化瓜;坐果晚的果实易成为尖嘴果。三、防治方法:1、加强瓜田管理: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和大掌柜中微量元素肥料及生物菌肥;不要太靠近根部留瓜,即留二、三位的瓜,
西瓜授粉后温度不要太高,一般维持在28度左右,有利于坐瓜。
在温室中栽培西瓜,可以利用设施的有利条件,实行宽窄行、吊秧、篱架栽培,一般宽行距90--100厘米、窄行距40—50厘米,株距按40--50厘米,其栽植密度提高至1800--2400株/亩。
1、烧苗因配制苗床营养土过程中施化肥过多、粪肥未腐熟或苗床温度过高而致。瓜芽出土前发生烧苗,瓜芽呈蒜瓣状,上小下大,无主根或无根毛,主根表面呈锈黄色。瓜芽出土后发生烧苗,子叶呈缺水状,小且浓绿,有萎蔫或新生真叶黄白,呈黄心苗。防止苗床烧苗首先要控制苗床少施化学肥料,不施未腐熟粪肥,最好用“康地蕾得”拌土,一般每平方苗床拌0.5-1.5千克
(1)种子处理。从无病的植株上留种。对有怀疑的种子,播种时干籽用70℃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病毒,或浸种3小时的湿籽用0.1%-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播种。(2)科学选地。西瓜地要远离其它瓜类地种植,减少传染机会。(3)育苗移栽。3月上旬阳畦营养钵育苗,生育时期提前15天,错过发病高峰。(4)防止接触传
西瓜移栽前适时整地。瓜田要三沟配套,做到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采用高畦栽植,宽畦4-4.5米,窄畦2.0-2.5米。宽畦可在畦两侧定植,瓜蔓对爬,也可在中间定植瓜蔓两面爬,窄畦在一侧定植瓜蔓单面爬。
小西瓜的生长发育与普通西瓜有所不同。小西瓜种子小,千粒重30.8克--37.5克,养分贮藏较少,出土力弱,子叶小,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菌,细碎、肥足。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中应进行人工授粉。小西瓜分枝性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