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葫芦生长时间长,需要对植株进行调整,以让其更好地生长。一、吊蔓放蔓吊蔓时先在每一行上面扯一道南北方向的铁丝。每株瓜用一根绳,绳下端用木桩固定在地面上或系在西葫芦的基部,随着蔓的生长,将绳和蔓互相缠绕在一起即可。也可采用插架的方式,即在每株秧旁插一个竹竿,再用塑料绳将蔓捆住。绑蔓时要注意不能将线绳缠绕在小瓜上,同时随着绑蔓,调
瓜类嫁接栽培主要应用在西瓜栽培和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上,目的主要在于防治枯萎病。西葫芦一般不发生枯萎病,如果从抗枯萎病的角度出发不需嫁接,但南瓜根系比西葫芦根系庞大,加上其耐低温等优点,近年来日光温室种西葫芦也开始了嫁接,且效果非常显著。西葫芦嫁接后,不但植株粗壮,叶片变小变厚,节间和叶柄均缩短,生育加快,结果期比原来延长,嫁接后的西
定植时浇透定植水、缓苗水,中耕松土进行蹲苗。此期温度较低,应多次进行中耕,中耕可由浅而深,每5~7天一次,到根瓜采收时,一般中耕4~5次。蹲苗后结合浇第一水,可随水冲施稀粪尿,每亩300~500kg,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根瓜膨大。根瓜膨大期和开花结瓜期应加大浇水量和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2~5天浇一次水。待撤去覆盖物处于露地条件后,应增加
花叶西葫芦的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整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饼肥75公斤、复合肥40公斤、草木灰8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深翻30厘米,整平地面。2、开沟整畦: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一般畦宽100厘米,畦高20厘米,沟宽25~30厘米。盖膜前应再次将畦面整平,并喷洒除草剂。盖膜时一定要拉紧、盖平,使地膜与畦面盖贴紧
1.由于养分供应不足,在瓜的发育前期温度高,或根系受伤,或肥水不足,导致养分、水分吸收受阻。2.浇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根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导致吸收能力降低。3.大量施用化肥,土壤含盐量过高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抑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4.植株已经老化,摘叶过多或叶片受病虫为害,茎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在肥料、土壤水分
一、种子处理西葫芦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以消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1.药剂浸种.药剂浸种可预防病害的发生,防止种子传播病害.防治不同病害所用药剂各不相同:①用磷酸三钠或氢氧化钠浸种可防治病毒病的发生,使病毒的活性钝化,一般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②用1%硫酸铜溶液或福尔马林(4096甲醛)150倍
1、搞好生态防治,及时推广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至33℃则不产孢,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治气传性病菌侵入。2、加强管理,西葫芦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度浇水、追肥,在西葫芦开花期、幼
发病初期,花蕾、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
干旱。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长期干旱,浇水量适中,不要大水漫灌,大暴雨后要及时排水西葫芦生长中因长期干旱或怕发生灰霉病控水过度,浇水后致果肉细胞吸水膨大,而果皮因细胞趋于老化,造成不能同步膨大,就会出现裂瓜。此后果实继续生长,裂口也会逐渐加大或加深。
阴雾弥漫的天气往往伴随着低温、高湿、寡照,对大棚蔬菜的生长极为不利,且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必须切实加强管理。保温防冻。雾天要适当增加覆盖物,防止蔬菜受冻。遇到持续阴雾天气,覆盖物要适当晚揭,且揭开后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如果稍有下降,应随揭随盖;稍有回升,可以在下午2时以前把覆盖物重新盖好。如果棚内温度持续下降,要进行人工加温。连续阴、
采用单拱塑料大棚,宽12米,长60-80米,高3.5米,作为保温措施,起垄地膜覆盖,一米一垄,垄侧栽培,垄高15厘米,垄底宽50厘米,8月上旬直播西葫芦,9月中旬开始采收根瓜,在无霜期155天,年平均气温9℃的地区,后期注意保温,可延迟采收到11月上旬,亩产可达到4000-4500公斤,均价1.6元/公斤,亩均收入6400-7200元。建议采用高垄栽培。
危害症状叶片发病后出现淡黄色不明显病斑纹,后变为深淡不均的花叶病斑。有的新生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或出现叶片变小、裂片、黄化等症状,严重时植株死亡。瓜受病毒危害后,瓜面出现花斑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瓜畸形。折叠编辑本段病原与发病特点西葫芦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WMV)、南瓜花叶病毒(SqMV)、甜瓜花叶病毒(MMV)等单
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实践证明,在有机肥充足的情况下,西葫芦会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也只有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化肥的肥效才会发挥得更好。进入结果期,要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的管理工作,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要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浇,不要一次施肥过多,要少量多次。瓜越大,吸收的营养就越多,因此要及时采瓜,以保持植株旺盛的长势
浸种催芽:首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将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的种子清除掉。然后用55~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以杀死种皮上的病原。再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约4小时,捞出后控干水分,用潮湿纱布包裹,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种子破嘴露白后即可播种。4、播种育苗:无论是采用苗床育苗还是营养钵育苗,都要先配制好营养土,这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取3份肥沃的、
西葫芦花含水量达95%,热量低,除能提供食量的磷、铁、维生素A和维生素C外,其他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低。
西葫芦褐腐病:发病症状,病菌侵染幼果多自花蒂部侵入,由此向全瓜蔓延。病瓜外部变褐,迅速软腐,湿度大时,病瓜发病部位长出白色锦毛,后在其中隐约可看到绵毛状霉顶有灰白色至黑色头状物。最后,幼瓜全部烂掉,俗称"果腐"、"烂蛋"。少数情况下,成熟果实也可局部变褐,软化腐烂。茎和叶柄感病时呈水浸状褐色软腐。绵腐病:发病症状为,此病主要为害瓜果,
西葫芦病虫害较少,在温室栽培中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虫害以烟粉虱、蚜虫为主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虫害以烟粉虱、蚜虫为主。?xml:namespace>一、灰霉病。综合防治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植株生长过旺和徒长,培育健壮植株。激素沾花时加入速克灵进行预防。病害初起时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3~4次。二、
病害一、白粉病1.危害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2.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
西葫芦是一种生长期短、见效快的蔬菜,具有较耐贮运、产量高、适宜间作套种等优点,因此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对广大农户进行指导,现将早春西葫芦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育苗1.品种选择。一般采用早熟品种,如新早青一代、早抗嫩玉、玉美人、皮托4094等。2.播种期。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也有差异,播种时间要根据定植时间来确定,一般要
一、壮苗标准:西葫芦为喜温蔬菜,在冬春季育苗时,必须采取保温和增温措施。苗龄在30天左右,株高15-20厘米,茎粗色绿,节间短。二、选择优良品种:西葫芦的早熟品种有早青一代、一窝猴、阿太一代,特早1号、小白皮和花叶西葫芦等;中熟品种有长蔓西葫芦等。三、适期播种育苗:西葫芦多采用育苗方式栽培,定植的土温必须在12℃以上。四、施肥管理:用营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