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牛体质下降,产奶减少,体温偏高,心动徐缓。呼吸加快,但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很多病牛食欲仍然良好。主要的神经症状有恐惧、神经质、狂暴,具有攻击性;共济失调、站立困难、步态不稳、头部和肩部肌肉震颤、后肢伸展过度;感觉异常,对声音、触摸、气味等感觉敏感。内脏等组织器官的肉眼病理变化不明显。组织学观察可见脑组织发生海绵样变性。另外
原产于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现许多国家均有饲养,尤以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等国数量为多。
1:出生时的护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苗猪安全降生,防止新生苗猪假死、窒息、冻死和母猪难产,做好出生后苗猪某些疾病的预防处理,苗猪要及时吃到初乳,为苗猪创造温湿度宜、清洁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仔猪出生时,接产员先要取出仔猪口中的粘液,以避免仔猪窒息而死,然后要用麻布袋,稻草衣等抹去仔猪身上和鼻孔处的黏膜和粘液。稍后过几分钟在距腹壁3厘米
如何解决母猪奶水不足情况引起母猪奶水不足的原因有:1.能量饲料匮乏。2.生产应激。3.采食量下降。4.饲养管理不当。5.配种年龄过早,乳腺发育不良。6.过度肥胖,内分泌失调。7.年龄大,生理机能减退。8.纯种外种母猪会有不明原因的无奶或奶水不足。9.乳房炎的发生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体况评定,按照评定结果确定饲喂量;定时饲喂,促进母猪多饮
家蚕杀虫双中毒后,体色正常、软化,静伏于蚕座中,随即死亡,或出现食桑减退乃至停止食桑,蚕体软化无弹性,出现“空头”症状数日后死亡。
生猪育肥是养猪的最后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最终目的。其中心任务就是利用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用最少的投入,提高猪肉品质,最大限度地增加猪肉产量,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生长育肥猪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营养的需求。1.能量。能量是育肥猪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一般能量水平越高,猪的日增重越快,饲
肠: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分段进行检查。先检查肠管浆膜面的色泽,有无粘连、寄生虫结节等。剪开肠管,检查肠内容物的数量、性状、气味,有无血液、异物、寄生虫等。除去肠内容物后,检查肠黏膜的性状,注意有无肿胀、发炎、充血、出血、寄生虫和其他病。
牛的消化道起于哪、经过哪、止于哪?口腔、舌头、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牛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唾液腺、咽、食管、复胃(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牛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
主要为两型,寄生在胆管上皮细胞中的系肝型球虫和寄生在肠管上皮细胞中的系肠型球虫。一、预防。1、兔粪便要堆积发酵,尽量不用免粪种植兔用饲料,笼舍可用火焰消毒或沸水冲洗,病兔尸体烧毁或深埋。饲养管理用具定期用肥皂水、石碳酸、煤油合剂消毒。2、青饲料可用.025%高猛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并在青饲料巾拌人少量的洋葱、大蒜。同时以.01%~.02%的稀
黄柏40克、黄连20克、白芨50克、白蔹50克、白矾20克,一起研成末,开水冲调成糊状装入布袋,含于口中,两端用绳系于头上。
米尔肟药是目前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的特效药,能特效防治心丝虫,高效防治钩虫、圆虫、鞭虫、蛔虫等体内寄生虫,以及毛囊虫、疥癣、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作用机制无脊椎动物(如体内外寄生虫)主要神经传导物质为GABA(γ-氨基丁酸),米尔贝肟进入寄生虫体内会强化GABA的结合力使氯离子持续进入细胞膜内,使膜电位持续超极化状态而中断神经传导,造成寄生
仔猪初生重还比较理想,但断奶体重一直都不是很理想,在网上也查阅了很多资料,自己也制作过开食料,也换过很多厂家的,一直都达不到理想标准,后来自己慢慢摸索,现总结出一点小经验,还比较可以,就是在仔猪5日龄左右的时候,将仔猪的自动饮水器关闭,不让它喝水,然后在补饲盆里加少量的水以及少量的开食料,这样仔猪渴的时候就只有去喝补饲盆里的,这样可
1、集精杯:作用是收集精液,分带有刻度的U型集精杯与不带刻度的实心集精杯二种。2、吸管、试管:用来集中保存精液用。3、保温杯、温度计、脱脂棉或小块纱布、试管刷、显微镜、烘干箱、电热杯。4、其他杂物如pH试纸(检查精液的酸碱度)、毛巾、脸盆、试管架、洗衣粉等。
猪是一种恒温动物,其体温(通常是指直肠内的温度)因品种、年龄、性别、生理状况、昼夜温差、饥饱状态和肌肉工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往往出现正常的变动,一般在38.7-39.8℃之间,平均为39.2℃。不同年龄阶段和生长性能的猪,所要求最适当的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尤以哺乳仔猪和繁殖种猪敏感性最高,影响也是最大的。1对哺乳仔猪生长的影响刚产下的仔猪,由于
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伴发呕吐,牛羊嗳气、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排稀粥样或水样腥臭粪便,粪中夹杂黏液、血液或脓汁。肌肉震颤、肚腹蜷缩、不同程度的腹痛。病初肠音高朗、次数增多,随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病畜脱水,出现眼窝下陷,皮干毛燥。多数病例初期表现体温升高,达40以上,心跳次数80~100次/分钟,后期则体温下降至常温以
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挑选种蛋时,先将薄壳蛋、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刚产出的种蛋不宜马上入孵,要贮存24小时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天,保存的温度以15℃为宜。若保存期超过6天,需要降低温度,保存种蛋的相对适宜湿度应为70%~80%,并注意贮存室的通风。种蛋保存时,应大头朝下,每天翻动1次。在自然
沼气池发酵法在饲养场内建沼气池,将鸡粪送于池内生产沼气,沼气可以用来烧水煮饭等,还可用沼气作为能源制作膨化饲料,发酵的粪便无臭味。沼气池中的粪肥要及时清出池外,用干制法或发酵法堆积贮存。塑料膜密封发酵法在粪场的粪堆上盖塑料膜,周围用土、石块压实,不透气,留一端掀盖方便,将每天打扫的鲜鸡粪倒入,再压实,如果塑料膜幅面窄,可以互相压边
从第7周龄开始到性成熟(18周龄左右)为育成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鸡叫育成鸡或青年鸡。与雏鸡和成年鸡相比,育成鸡有如下生理特点:(1)育成鸡的体温与成年鸡相同。羽毛经过几次脱换已较丰满,御寒能力较强,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若不暴发烈性传染病,育成鸡很少大批死亡。(2)育成鸡消化能力强,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是肌
(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2、生长
耕牛夏季最易感染痢疾,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耕牛得此病影响草料消化和吸收,严重危害牛体健康。病因此病是由于湿热相浸,淫邪侵入胃腑,滞气郁结肠中集聚而成;或常饮污秽水,食入被水淹日晒的粘泥热草,以及霉变的草料,湿热毒气伤及胃肠所致。症状病初耕牛精神不振,食欲降低,反刍减少,鼻干无汗,口热舌红,头低拱背,四肢无力,行动缓慢,大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