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抗病品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
一、尽早翻耕: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秸秆尽快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对于一年两季的地块可减少因秸秆隔离土壤造成下茬作物落干而死,影响出苗率;另一方面尽早翻耕还可以避免秸秆损失,粉碎后的秸秆未能及时翻入土壤,干燥后容易被风吹跑,秸秆扎堆还影响耕地
紧凑型玉米每亩播种量:人工点播3.5-4.5公斤/亩,机器点播播4.5-5.5公/亩。
自然灾害是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丰收的最大危害之一,今年7月份我县遭受一次严重冰雹袭击,多地农作物受到严重摧残。甚至面临绝收。在预防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同时也要做好灾后的补救工作。针对玉米受到冰雹灾害的补救措施主要有:1、给植株伤口消毒。雹灾过后,可以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整株喷雾,以减少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2、追
玉米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
玉米对三唑磷和敌百虫(敌敌畏)农药过敏。
出苗前,可喷施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50%都阿合剂等除草剂;出苗后,可喷施玉农乐、48%百草敌水剂等除草剂。严格控制剂量,以防药害。
甜玉米的营养结构相对更合理。甜玉米所能提供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与糯玉米比低,但糯玉米它的淀粉结构是以支链淀粉为主,在人体内非常容易被消化,被消化之后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吃甜玉米至少要比吃米、面要更安全,更好一点,但是也不能无限制放开来吃。
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最容易缺磷。第一个时期是幼苗期:玉米从发芽至三叶期前,如果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开始出现暗绿色,此后从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极端缺磷时,叶边缘从叶尖开始变成褐色,此后生长更加缓慢。第二个时期是开花期:玉米开花期植株内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内向籽粒中转移,如果此时缺磷,雌蕊花丝延迟抽出,植株受精不完
春季的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农民朋友们在今年春季播种玉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播种时间,否则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影响发芽率,勉强发芽的种子也是弱苗。春季玉米种植得过早,在授粉和灌浆时刚好是高温、多雨季节,很容易出现秃尖或缺粒现象。不仅产量偏低,病虫害也会很严重。当地小麦收获的前15到20天播种,能够收获最高产的春季玉
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萧县每年产各种作物秸秆约60万吨,其中麦草约占50%以上,是一种数量多、来源广、可就地利用优质肥源。它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玉米田在玉米出苗后20天后覆盖麦草,将麦草按每公顷覆盖3750-4500公斤的用量均匀的覆盖在玉米行间;以不覆盖麦草为对照。待玉米成熟后测产并取土
玉米蹲苗时间一般是选择玉米出苗后至拔节期为最佳。
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包括人、畜禽粪,杂草堆肥,秸秆沤肥等。这些肥料肥效长,有机质含量高,还含有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基肥应以迟效与速效肥料配合,氮肥与磷钾肥配合。因此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时,最好先与磷肥堆沤,施用前再掺合氮素化肥。这样氮磷混合施用,既可减少磷素的固定,又由于以磷固氮,可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
(1)选高产多抗的优良品种品种是高产的基础,根据当地的无霜期和土壤条件选择高产多抗的优良品种,并且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2)选地、整地选择中等或中等以上的肥地种植。最好秋翻、秋耙、秋起垄或顶浆打垄。(3)适期早播当地温稳定在10T:时,适期早播。(4)种植形式与密度清种、间种、比空种植均可。因品种特征特性确定合理密度,肥地宜密,薄地宜稀。(5
(1)发病规律:玉米干腐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病残株上的分生孢子器经过3年后仍可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也能在土壤中腐生一定时期。茎秆上分生孢子器第2年春、夏季才能产生,但病重早枯的茎秆上,当年秋季就能产生。降雨后分生孢子器吸水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玉米花期,叶鞘变
玉米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比例也不同。1.、三叶期至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对养分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加,虽然这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还较少,但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只有满足此期的养分需求,才能获得优质的壮苗。2、拔节期至抽穗期。此期是玉米果穗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分需求量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的1/3,磷占1/2,钾占
1、苗期玉米播种后需要吸收本身绝对干重的48~50%的水分,才能膨胀发芽。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即使勉强发芽,也往往因顶土出苗力弱而造成严重缺苗,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就会造成土壤通气不良,使种子腐烂,造成缺苗。播种时,耕层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2、幼苗期苗期玉米生长中心为根系,在土壤水分多时,根系分布就会变浅,不利于培育壮苗。苗
玉米播种出苗时,土壤持水量宜在60~70%
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长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