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
套种栽培在竹荪畦床旁边可以进行其他农作物的套种,例如大豆、玉米、黄瓜等高杆作物,待竹荪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进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播种,一般间隔50—60cm安排1颗农作物的播种。进行其他农作物的套种不是盲目的增加经济收益,而是具有相当的科学依据,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影响竹荪的生长。在套种农作物的选择上不是随便的套种,而是要选择高杆或者藤蔓较高的
竹荪可安排在上年12月至翌年4月播种,5-9月采收,一般竹荪播种60-70天就可采收,但由于竹荪出菇温度是20℃以上,所以仅提早播种不一定能够提早出菇。总的原则是在安排好农事的前提下,原料粗硬的早播种,原料细软的可略迟一些。
室内箱栽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
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竹荪对防癌、抗癌、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肥胖症等疾病具有保健作用。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其形态近似长裙竹荪。菌盖近钟形,高2.5-3.5cm,宽2.5-3cm,薄而脆,具网格,有一层褐青色粘液即孢体。菌裙白色,长,网格呈多角形。菌柄较长,海绵质,白色,长9-15cm,粗2-3cm。菌托白色或浅灰色,后期渐呈褐色或稍深,具柔软的刺状突起,初白色后失水或光照而色变深,其下面有无数须根状菌索,伤处不变色。初期托包裹时呈球形或卵圆
播后直接覆土,即畦床直接铺料播种后随即予以覆土的栽培方式。基本操作是完成播种后,将覆土材料一次性覆于料床上,覆土后整平料(菌畦)面,以便于喷水和出菇等管理。关键点有二,第一,不要就地取土;第二,覆土后整平畦面。
竹荪的种植方法如下:1、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
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
应是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伸张达到最大程度的时候,此时产抱体尚未自容,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用一只手扶住菌
竹荪是一种木腐菌,其栽培原料十分广泛。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原料,如阔叶树木屑、木片、竹屑、竹绒、谷壳、五节芒杆、甘蔗渣、豆秸、玉米杆、玉米芯等均可作为竹荪的栽培原料。但从实践上看混合料的产量好于单一原料,在上述原料中添加些含氮物质,增加培养料的含氮量,对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栽培竹荪必用堆沤发酵过的栽培料,发酵方法可参照蘑菇料发酵工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
这里的湿度包括培养基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3个方面。竹荪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条件要求较高。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达60%~70%,低于50%,菌丝生长受阻,低于30%,则休眠或死亡。含水量高、通气性差,都会抑制菌丝生长或使其窒息死亡。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85%~90%,土壤含水量达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生长缓慢或表面龟
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厘米,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另一种是挖取室外野生竹荪菌丝(将带菌丝的竹鞭
a.选好场地:排水良好、无积水、背风阴凉的林地、缓坡地,坡向朝南、腐殖质高。以酸性沙质轻壤土、病虫害较少的环境为最适宜。如果其他条件适宜,仅土质不肥,则应异地另取肥沃土作覆盖土。b.搭棚作畦:选好场地后,除去杂草,整平,开挖排水沟,整理畦床。畦床宽1—1.3米,长度不限,畦高10—20厘米,畦沟四边倾斜,利于排水。整畦时,先把床内土壤挖4—6厘
竹荪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限于竹类。各种杂木的根、茎,叶、枝和竹木加工厂的下脚料,以及农作物秸杆(黄豆秆、玉米杆、麦秆、蔗渣、甘蔗头、甘蔗叶、稻草等)都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原料,还有各种野草,如类芦、斑茅、芦苇、五节芒、芒萁、菅等也是竹荪生长的良好材料。
市场前景好,效益丰厚。
(1)竹荪菌丝对福尔马林很敏感,接种时若用过量的福尔马林熏蒸会影响萌发。在接种前1天,接种箱及接种工具先用福尔马林消毒。接种时,用紫外线或石炭酸或来苏儿消毒,而不用福尔马林,这样便可避免。(2)竹荪菌丝萌发与生长对培养基的含水量要求较高,通常培养基含水量须70%左右,在装瓶时,不可压得太紧,否则影响通气。培养基含水量过低也会造成接种块不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