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如农田防护林的抗灾减灾作用,能改善农田小气候,显著降低干热风程度,有利于高产、稳产田的建设。
2、躲。选用早熟高产品种,采用适时早播等栽培措施,促使小麦提早成熟躲过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3、抗。选育抗旱抗病,耐干热风、耐瘠薄小麦新产品种。
4、防。干热风来临前,采取有效防御措施,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的抗性。
1、浇好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即进入小麦灌浆阶段,此时高温、干旱、强风迫使空气和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浇好灌浆水可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起到延缓根系早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达到预防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注意有风停浇,无风抢浇。灌浆水宜在灌浆初期浇。?xml:namespace>
2、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根据小麦群体、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在干热风来到之前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麦黄水在乳熟盛期到蜡熟始期浇。
3、叶面喷肥。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用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2%-4%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作叶面喷肥,每亩每次喷洒20-100千克,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
4、叶面喷醋。在小麦灌浆初期,用0.1%醋酸或1:800醋溶液叶面喷施,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抑制蒸腾作用,提高小麦植株抗干旱、抗干热风能力。
5、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是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干热风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天气变化,喷施2-3次,能有效提高粒重,预防干热风。
上一篇: 菊花的生长习性有哪些?
下一篇: 牡丹花怎样盆栽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