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如何? 其他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如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国家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村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乡镇负责清理转运,现在农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变,美好乡村建设也在有计划的安排进行,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1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千克,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1.2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农民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问村头、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1]。长此以往,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约1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1.3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给当地村
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农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这就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2.1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难度,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2.2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居住分散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从经济学分析看,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企业、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4]。
2.3环境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环境意识。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和心理层次不尽相同。这些历史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增大。
2.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缺乏支持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政府的财政和管理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有卫生设施的地区也由于政府重规划、轻运行,致使环境卫生设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5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政府实际工作中,政府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地或完全集中在市区、卫星城镇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新农村建设,多数生活垃圾都 集中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农村垃圾集中堆放,但处理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各村情况不一样,如果村干部重视,村里设专职清洁工,然后把垃圾集中处理,污染相对较轻,否则污染相对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