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茄果类、瓜类容易倒苗,怎样防治? 其他蔬菜

茄果类、瓜类容易倒苗,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茄果类、瓜类育苗期间,容易发生倒苗,这主要是由于猝倒病和立枯病为害所致。一般以三片叶以前的幼苗最易折倒,上海地区尤以番茄、茄子、黄瓜受害最重。
  猝倒病(或称“小脚瘟”)一般在幼苗茎基部近地面处为害,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很快扩大,绕茎扩展,尔后病部收缩成线状,最后倒伏。倒伏幼苗在短期内仍为绿色。拔出后,碰摸病部,表皮很易脱落。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从发病至倒伏仅需20小时,由于发病快,可引起成片死苗。如在种子萌芽而未出土前染病,就会造成烂种。
  立枯病(或称“霉根”)弓起死苗的速度相对较慢。发病时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植株死亡。但病苗上不产生白絮状霉层,此与猝倒病不同。
  猝倒病、立枯病的病菌能在土壤、肥料中存活多年,也可由种子带菌传播。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风、雨和流水或农具及带菌肥料传播为害。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40%。用50%多菌灵粉剂或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8~10克,与30下克细土混匀,取1/3药量铺底,播种后将余下的2/3覆在种子上然后覆膜,保持床面湿润;每平方米床土还可用30~50毫升40%甲醛(福尔马林)50倍液喷洒,然后用膜覆盖闷4~5天后揭膜,待甲醛气味散尽后(约经2个星期)方可播种。发病初期可选用92%恶霉灵2500~3000倍液灌根,效果明显。或在发病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兑好的药液2~3升。
   工厂化育苗。为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用电加热育苗,选用土质肥沃的新苗床,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苗期少浇水,注意通风透光,特别在长期阴雨、下雪天气要加强苗床管理,在保温防冻前提下,可作短期通风,降低苗床湿度。

茄果类、瓜类育苗期间,容易发生倒苗,这主要是由于猝倒病和立枯病为害所致。一般以三片叶以前的幼苗最易折倒,上海地区尤以番茄、茄子、黄瓜受害最重。
  猝倒病(或称“小脚瘟”)一般在幼苗茎基部近地面处为害,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很快扩大,绕茎扩展,尔后病部收缩成线状,最后倒伏。倒伏幼苗在短期内仍为绿色。拔出后,碰摸病部,表皮很易脱落。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从发病至倒伏仅需20小时,由于发病快,可引起成片死苗。如在种子萌芽而未出土前染病,就会造成烂种。
  立枯病(或称“霉根”)弓起死苗的速度相对较慢。发病时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植株死亡。但病苗上不产生白絮状霉层,此与猝倒病不同。
  猝倒病、立枯病的病菌能在土壤、肥料中存活多年,也可由种子带菌传播。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风、雨和流水或农具及带菌肥料传播为害。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40%。用50%多菌灵粉剂或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8~10克,与30下克细土混匀,取1/3药量铺底,播种后将余下的2/3覆在种子上然后覆膜,保持床面湿润;每平方米床土还可用30~50毫升40%甲醛(福尔马林)50倍液喷洒,然后用膜覆盖闷4~5天后揭膜,待甲醛气味散尽后(约经2个星期)方可播种。发病初期可选用92%恶霉灵2500~3000倍液灌根,效果明显。或在发病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兑好的药液2~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