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肉鸡脂肪肝肾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肉鸡脂肪肝肾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遗传因素
理论和实践证实,不同品种鸡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性不同,肉用种鸡比蛋用品种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这可能主要与雌激素代谢增高有关。
(2)饲养管理因素
1.笼养要比平养易发,其原因是:①笼养鸡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而使过多的能量转化成脂肪沉积;②笼养鸡不能食粪获得部分所需营养,例如生物素,可能引起脂肪代谢紊乱;笼养鸡体内的沙砾得不到有效的补充,鸡只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肌胃等消化器官机能减弱进行而诱发FIs。
2.应激因素,特别是当饲料中生物素含量处于临界水平时,突然中断饲料供给或因捕捉、雷鸣、惊吓、噪音等可促进脂肪肝综合征发生。尤其是热应激释放的外源性皮质类激素和其他一些糖皮质类固醇可促进葡萄糖异生和加强脂肪的合成,使体内脂肪沉积加快。
3.温度。脂肪肝综合征主要发生于高温季节,是与机体的高水平的肝脂肪沉积相关。高温环境还使死亡率升高。病鸡肥胖,高温天气新陈代驸旺盛,血管充分膨胀,导致肝脏破裂出血,并引起大量死亡
(3)营养因素
1.能蛋比:低蛋白日粮,特别是动物蛋白和小麦为基础的日粮与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饲料能量过高,超过11 3兆焦/千克,粗蛋白较低(低于16%)而引起产蛋鸭脂肪肝综合征发生。低脂肪、低蛋白日粮中提高脂肪和蛋白质水平或氨基酸含量时,可降低FLKS 的发病率证实了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及含量对其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2.脂肪与糖的比例。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来自饲料脂肪中的能量对肝脏的损害更大。鸡脂肪肝变性的差异不仅与饲料种类有关,而且与饲料中的糖和脂肪比例有关。
3.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日粮成分中生物素利用率低是其发生原因。W hitehead等(1 976) 发现向缺乏生物素的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显著地降低FLKS的死亡率。日粮中加一些B族维生素的饲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肝综合征的死亡率。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索B族、锌、铜、硒、锰、铁,可影响自由基的产生与抗氧化保护机制括性之间的平衡和这些过氧化物的清除。上述缺乏可能导致脂肪肝综合的发生。
4.日粮与日粮类型。研究者发现以小麦等谷物为基础的日粮比玉米为基础的日粮饲喂鸡,要少发生脂肪肝综合征。日粮中不同水平的低钙可增加肝出血,并伴随产蛋量下降。鸡只为了满足钙的需求而多采食,造成能量和蛋白的摄人过剩。微量元素缺乏如Zn、cu、Se、Mn、Fe等的缺乏均可诱发FLS,尤其是硒。硒对脂蛋白的合成和转运有作用。
日粮类型影响,饲喂颗粒料的鸡发生率升高。有人用含有低脂肪、低蛋白的粉碎小麦为基础日粮饲喂雏鸡,能复制出脂肪肝一肾综合征。
(4)疾病因素
禽类各种可致肝脏损伤的其他传染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均可诱发脂肪肝综合征。腺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禽霍乱等均可造成肝脏机能降低。饲料中毒物质如发霉饲料中黄曲霉毒素、镰刀菌1、2毒素,可导致非常强烈的损害。油菜副产品产生的芥子酸,也能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同时伴有肝出血。

(5)激素:产蛋鸡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增加。雌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脂肪的生成,失去反馈机制的调节。甲状腺素也可能影响肝脂肪的沉积。体内激素失调禽类血液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阻碍脂肪的利用,诱发F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