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环形坏死斑及黑色星状小点,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前即枯死。
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造成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前即枯死。
1. 症状 田间幼苗受害,首先心叶的叶脉及沿脉失绿,逐渐呈现花叶及皱缩,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硬脆,上有许多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矮化较轻,有时只呈现半边皱缩,能部分结球。受害最轻的病株不显畸形和矮化,只有轻微花叶和皱缩,能正常结球,但结球内部的叶片上常有许多灰色斑点,品质和耐贮性都较差。
2. 病毒病防治方法
在病毒病防治上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如多抗三号、秋绿75、郑白四号等,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也是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措施。深耕细作,消灭杂草,可减少病毒初浸染源和传毒蚜虫,减轻病害;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适量追施氮肥,促进秧苗和植株健壮生长,可以增强抗病和耐病力,减轻病毒病的危害;加强水分管理,苗期小水勤灌,不宜长期蹲苗,防止田间干旱、高温现象发生;及时间拔弱苗、有病苗,防止传染扩大。人工操作时,注意洗手消毒,避免人工传毒。第三要加强药剂防治。50%的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40%的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上述药剂之一每5~7天一次,连喷3次。
在病毒病初期,可以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加83增坑剂100倍,10天喷一次。
1.幼苗期发病,先从心叶出现明脉透明,并沿脉失绿,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斑驳,叶片皱缩不平,重病苗矮化以致死亡。
2.成株期发病,感病早的植株发病重,叶片严重皱缩,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侧脉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坏死短条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一般不能结球。感病较晚的植株,有的半边呈现皱缩、畸形,可以部分结球;有的畸形矮化较轻,有的只显轻微花叶和皱缩症状,仍能正常结球,但包心不紧,内部叶上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
3.带病的留种株翌春种植后,重病株抽薹前即死亡;轻病株花梗常弯曲畸形,植株矮小,新生叶片呈现明脉和花叶症状,老叶上生褐色坏死斑点,花蕾发育不良,有的花瓣畸形呈叶片状,不结荚或果荚瘦小,结实小,籽粒不饱满,发芽率低。
一、病毒病发病症状
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或抽疯,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心叶称名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发病早的,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富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感病晚的,只在植株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或呈轻微皱缩和花叶,仍能结球,内层叶上生褐色小点。
二、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2、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套、轮作,发现病株及早拔除。3、适期播种。北方地区,适宜播期是在立秋前3天和后4天,作为防病措施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4、提高栽培技术。深耕细作,消灭杂草,减少传染源。增施有机肥,配合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干旱,及时拔除弱苗、病苗。5、苗期是病毒病易感病时期,应及时喷药防治。6、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除了药剂防治外,还可用纱网遮挡。7、适当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新型生物农药―抗毒丰300倍液或病毒1号油乳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2号乳剂1000倍液加0.1%的高锰酸钾溶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风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 ,危害较重,重病年份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大白菜病毒病亦可危害油菜、甘蓝、花椰菜、萝卜、芥菜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以苗期受害损失为重。病株叶片先自新叶沿叶脉失绿,继而叶片出现绿色浓淡不匀的花叶、斑驳、皱缩不平,有的皱缩畸形、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包心,甚至死亡。
幼苗心叶初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而呈花叶及皱缩。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除病株矮缩,叶片呈浓、淡绿色或黄、绿色相间的斑驳外,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硬脆,叶面密生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
上一篇: 萝卜空心怎样防治?
下一篇: 玉米为什么会出现大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