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其它观赏园艺 > 瓜叶菊怎样进行栽培? 其它观赏园艺

瓜叶菊怎样进行栽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湿度

瓜叶菊定植成活后,浇水必须掌握见干见湿,切不可使盆土长期潮湿,否则易引起根系缺氧导致烂根,植株萎蔫甚至死亡。一旦发现由于过湿而引起萎蔫,应立即脱盆放在阴凉处阴干,叶面进行喷雾,直到恢复生机再进行常规管理。每周向叶面喷水两次,保持叶面清洁,增强光合作用。

二、施肥

每周施一次薄肥水(饼肥水),并结合叶面喷水,施以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促其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应减少尿素的施用量,以免影响花芽发育。

三、光照

瓜叶菊是喜光花卉,花芽分化完成后,保证充足的光照,促进孕蕾和提早开花。此外,瓜叶菊趋光性强,生长期中应常转动花盆,使株姿端正美观。

四、温度

瓜叶菊适宜生长温度为10℃至18℃。冬季雪天及夜间气温低时,用红外线灯增加光照和温度,也可用电热气加温。没有条件的在室内气温降到-3℃时,用报纸盖在花盆上或用塑料薄膜罩起来,以免叶、花遭受冻害。瓜叶菊若受冻害后,要慢慢解冻,不能立即放在温度高的环境中。

五、病虫害防治

瓜叶菊在生长期中,如通风不良易发生潜叶蛾、蚜虫、红蜘蛛及白粉病危害。一旦发现虫害,可用乐果溶液等喷杀,病害则用代森锌、多菌灵等防治。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六、花期控制

要使瓜叶菊早开花,还可以采取提前播种,现蕾后送到温室20℃ 至25℃下培养,促其提前开花,或用50%乙烯利500倍液喷雾。要延缓开花,在含苞或初开时,将温度降到4℃至8℃即可。

瓜叶菊定植成活后,浇水必须掌握见干见湿,切不可使盆土长期潮湿,否则易引起根系缺氧导致烂根,植株萎蔫甚至死亡。一旦发现由于过湿而引起萎蔫,应立即脱盆放在阴凉处阴干,叶面进行喷雾,直到恢复生机再进行常规管理。每周向叶面喷水两次,保持叶面清洁,增强光合作用。

园艺品种极多。大致可分为大花型、星形、中间型和多花型四类,不同类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种。  
喜凉爽,但惧严寒和高温。可在低温温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温不低于5℃,昼温不高于20℃为最适宜。生长适温为10℃—15℃,温度过高时易徒长。生长期宜阳光充足,并保持适当干燥。暖地可作二年生露地花卉栽培。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花期长,由12月可延续至次年5月。 繁栽要点:繁殖以播种为主。播种期根据所需花期而定。早花品种播后5个月—6个月开花;一般品种播后7个月—8个月开花;而晚花品种需10个月才能开花。北京地区2月—9月均可播种。元旦用花的,可于3月播种;春节需用者,应于5月播种;供劳动节用者,应于头年8月—9月播种。发芽适温21℃,3天—5天即可萌发。  
栽培瓜叶菊从播种到开花,需经3—4次移植,定植时应施足基肥。养护过程中注意转盆,使植株不偏向生长,并应随着植株长大调整盆距,使其通风透光。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原产非洲北部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1777年马松(Masson)将其传至英国。1880年托马斯 劳德夫人将其育成重瓣品种。在欧洲育出了蓝紫色舌状花的单瓣品种。1921年瑞士育出多花型品种。目前国内外对界限分明的二色舌状花类品种甚为酷爱。瓜叶菊中具有其他花卉中少有的蓝色品种。栽培简单,花期长,人工可调节延长花期,为几大节日花卉布置的上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扎制花篮、花圈、共束等。采用多色品种布置花坛,宛如繁花似锦的地毯一样。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