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怎样防治香菇的畸形病? 其他经作

怎样防治香菇的畸形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香菇的畸形变异菇,属于生理性病害。防治办法:

  一是栽培前必须先弄清菌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接种季节,推算预定的接种时间。

  二是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变异菇就多。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一个菌龄、三条标准”。“一个菌龄”就是从接种之日起,经过60天左右;“三条标准”就是袋内瘤状突起的泡状菌丝占整个袋面的2/3,局部出现棕褐色,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这时脱袋才适宜。

  三是转色期间要注意气温变化,开始的3天在25℃以内,菇床上的盖膜不必揭开通风。在正常情况下,12天转色结束,3天后出现第一潮菇。转色要求温度不低于12℃,不高于25℃。出菇最佳温度为15℃。

  四是变温适当,出菇多,形态好,无畸形菇。正确的变温方法: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晚上12时以后揭开薄膜1小时,使日夜温差在10℃以上,菇蕾大量发生。一切在转色后连续变温3-4天。

  五是菌筒含水量低于40%时,出菇难,小菇多,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来下降30%时,即可进行浸水,以吸水后达到制袋时重量的95%就足够了。若吸水过饱,容易造成菌丝呼吸困难,影响正常长菇。

  六是每采完一批菇后,必须揭膜通风6-7天,使菌丝吸收充足的氧气,以恢复生长能力,然后转入喷水保湿,干湿交替,催促第一潮菇蕾发生。

  七是在菇盖有卷边、菇柄适中时采收,每天采菇一次,到春季产菇高峰期,有时每天需要采菇2次。总之,要精于管理,勤于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