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穗腐病症状?xml:namespace>
玉米穗腐病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层出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20多种霉菌侵染引起。玉米果穗染病后,由于发病机理不同表现也不同:
(1)果穗为暗灰色,籽粒褐色干腐,在苞叶的最外层有白色至橙红色或暗褐色到黑色小菌核,该病一般由纹枯病引起。(2)染病果穗顶部变为粉红色,籽粒间生有粉红色至灰白色菌丝;受害早的果穗,大多全部腐烂;病穗的苞叶与果穗粘结紧密,且在果穗与苞叶间长出一层淡紫色至浅粉红色霉层,有时病间显现蓝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受侵染的果穗,仅个别或局部籽粒染病,病粒易破碎。(3)受机械损伤或虫害、鸟害的果穗,籽粒上或籽粒间常产生青绿色或绿褐色霉状物,常发生在果穗的尖端。另外,在玉米成熟后期和储藏过程中,高温多雨时也易发生整个果穗或果穗上部腐烂。(4)玉米倒伏后果穗着地也易发生穗腐。
2、玉米穗腐病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要不断更换新品种,种植生育期合适的品种。
(2)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雄期避开雨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防治虫害以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
(3)加强田间管理,要增施钾肥或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降雨有积水时及时排水,防止田间长时间渍水。生育后期要促早熟,在籽粒进入蜡熟后期,实行站秆扒皮,以加快籽粒脱水。
(4)收获后及时晾晒脱水,剔除感病籽粒等。
(5)药剂防治。
①播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
②抽穗期发病初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重点喷果穗和下部茎叶,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发病症状: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蓖的菌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防治方法:①实行创作,清除并消毁病残体。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虫害防治,减少伤口浸染的机会。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晒干后入仓贮存。②药剂拌种及药剂防治,参照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什么是青贮玉米?
下一篇: 妊娠母猪的饲喂方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