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前茬是玉米的麦田,玉米秸杆还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玉米

前茬是玉米的麦田,玉米秸杆还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尽早翻耕: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秸秆尽快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对于一年两季的地块可减少因秸秆隔离土壤造成下茬作物落干而死,影响出苗率;另一方面尽早翻耕还可以避免秸秆损失,粉碎后的秸秆未能及时翻入土壤,干燥后容易被风吹跑,秸秆扎堆还影响耕地,造成下茬作物出苗困难。     
二是足墒还田: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     
三是补充氮肥: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才能完成腐化分解过程。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必然会出现与下茬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所以,要按每100公斤玉米秸秆加10公斤碳酸氢铵的比例进行补肥,这样,可以避免下茬作物苗期缺氮发黄。     
四是防病虫害传播:玉米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的秸秆,不要把有病虫害的玉米秸秆还田,如玉米黑穗病、玉米大小斑病等,不能直接用来翻埋还田,最好将带病菌秸秆运出处理,彻底切断污染源以免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补施氮、磷、钾肥料。秸秆还田后,增施速效氮肥,可降低土壤中的碳氮比,从而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满足幼苗生长对氮素的需要,秸秆分解加快,又可为小麦中后期生产提供各种养分。小麦对磷的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所以补磷可满足幼苗对磷的需要,同时为果实发育提高千粒重打下基础。钾的作用利于糖的合成运输,促进作物代谢。目前,高产土壤普遍存在着“缺磷、少氮、钾不足"的现象,按比例补施氮、磷、钾肥料,可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提高作物产量。其用量为每亩施碳铵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

  粉细深翻。秸秆粉碎长度宜小于10厘米,若采用普通型搂腿小麦播种机,播种时易壅土,影响播种质量,应采用与之配套的旋转式(转盘式)播种机,以提高播种质量。

  四、适时镇压浇水。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五、消灭病原体。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