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山鸡养殖育雏期日常管理? 其他家畜

山鸡养殖育雏期日常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严格保温 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育雏温度随着雏雉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雉鸡体况,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2.湿度 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育雏湿度见表2—7。 育雏湿度过大,雏雉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雉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雉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3.密度 育雏雉鸡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雉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雉鸡生长速度减缓,易发生啄癖。因此,应按时调整雏雉鸡的密度。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雏雉鸡,2周龄每平方米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为15只。

  4.光照 雏雉鸡的光照基本与家鸡光照制度一样,但是雉鸡胆小,敏感易惊吓,在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雏雉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5.及时断喙 雉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发生,应对其进行断喙。在14—1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7—8周龄进行第二次断喙,由于雉鸡喙部生长很快,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断喙。断喙前2天要作好准备工作,为防止雉鸡应激,应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维生素K3,连用3天,同时料槽中饲料应加满。

  6.初饮 雏雉鸡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小时,应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雏雉鸡35℃温开水,为防白痢、大肠杆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在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或葡萄糖。

  7.开食 在雏雉鸡进行初饮后2—3小时,将饲料用水调制到干湿适中,均匀撒在开食盘中或垫纸上,诱使雏雉鸡采食。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少给勤添,防止饲料腐败。1周后饲料中拌1%—2%砂砾,以助消化.

1,每次进山鸡育雏舍,首先观察雏山鸡的状态,如有异常,则检查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重点观察雏山鸡的精神,食欲,羽毛。粪便及行为等。发现异常,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山鸡雏体周围温度,如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调整温度切忌忽高忽低,逐日降温则应缓慢平稳,凡直接加热育雏室保温育雏的,如立体笼养,则要求室内各处温度基本一致,温差不超过2度。
3,定时通风换气。根据需要洒水或挂湿毛巾增湿,降温则采取及时清除粪便,开门窗通风等措施。
4,按时投料,不断供水。在水槽或水盆等饮水器中放一些色彩鲜艳的石子或大理石块。能诱导雏山鸡注意水并开始饮用,饮水器的槽面等开口不宜太阔,盛水不宜太深,以防止雏山鸡溺水,幼雏可通过喂食小青虫,小蚱蜢等昆虫来供应蛋白质营养。
5,每天清理一次粪便,及时更换垫料,落在地上的饲料应每天扫2次,撒在地上的水要随时擦干,撒在垫纸上的饲料,应喂一次清扫一次,每次用一面,用两次即处理掉。饮水器,水槽和食槽每天清扫一次,并定期消毒一次。
6,雏山鸡胆小,机警,应尽量避免其他动物和猫,狗的串入,避免对雏山鸡引起应激反应或伤害,饲养和管理工作要形成规律,态度要温和,动作要轻,一般不要捕捉,以免引起惊群。致使横飞乱撞而发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