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甜瓜 > 瓜类秧苗的枯萎病怎样预防﹖ 甜瓜

瓜类秧苗的枯萎病怎样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有农户反映他们培育的香、甜瓜秧苗,前期长势良好,后期茎基部呈黄褐色,地上部先是衰落发黄,中午萎蔫,早上又恢复,如此几天后,瓜苗死亡,拔出死苗,发现根部腐烂。由此判断可能是枯萎病,请问专家瓜类秧苗的枯萎病怎样预防﹖

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但以西瓜受害最为严重。危害症状:西瓜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病,但结瓜期和西瓜膨大后期为发病高峰期。如果在苗期发病,表现为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幼叶萎蔫下垂,突然倒伏。成株发病时,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枯萎植株的茎基部开始变软,水渍状,后逐渐木枯,表皮变粗糙,近根茎部一侧多会出现纵向裂纹。在潮湿时,茎部腐烂表面出现白色或粉红色霉斑物,或在病部流出胶状物质,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根部暗褐色,腐烂、易拔起。

  防治方法:1、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及土壤消毒,用50%福美双0.5公斤与100公斤种子拌种。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公斤撒施,翻锄整地。2、调整土壤酸碱度,由于该菌属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在PH值4.6-6.0的土壤最宜生长,有条件的可在土壤中撒施生石灰,然后翻地、筑垄。将土壤PH值调高至6.0-7.0。可减少病菌源。3、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1000倍灌根,7天左右灌一次,连灌2-3次。也可用70%敌克松粉加入面粉,按1:20配成糊状,涂抹病株茎基部。

(1)选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育苗土或育苗基质育苗。

  (2)播种前将干燥黄瓜种子置于70摄氏度恒温处理72小时,进行灭菌处理。

  (3)育苗床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8克均匀撒于床面,覆土后再播种。

  (4)幼苗期要定期检查,发现害虫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减少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量,农事操作过程中,也应注意减少伤口。

  (5)用抗病的砧木进行嫁接育苗。

  (6)发病初期交替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DT杀菌剂等灌根,每8天灌药液1次,连续防治2-3次。

你所描述的症状并不像是枯萎病的症状,枯萎病的根不腐烂,倒有点像是根腐病。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琥珀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

防治:

1、嫁接栽培。由于西瓜枯萎病病菌难以侵染葫芦、白籽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这种方法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的较好途径。

2、水旱轮作。西瓜枯萎病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但在水中存活期限只有130多天。因此,水旱轮作是预防枯萎病的最佳方法。

3、在移栽前施用微生物菌肥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西瓜根腐病症状:西瓜定植后始见发病,发病初期晴天中午出现暂时性萎蔫,初期还能恢复;后终因不能恢复而枯死,拔出根茎部可见水浸状褐色病变,剖开病根胫腐烂部已变色,严重的仅留下丝状输导组织,茎蔓内维管束一般不变褐。

防治:

(1)采用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2)施用酵紊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适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施用SH土壤添加物,如动物粪便、糠麸、锯末、骨粉、饼肥、蔗渣、菇类堆肥、泥炭等可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3)科学管理水分,防止水分过多,过量,避免高湿条件出现,可减少发病。

(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果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