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树整形与修剪
幼树以建造树体为主,整形通常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两种,前者适于土层较薄的地方或干形差的品种,经 3~4年树形即可形成,后者能形成明显的中央主干,5~6 年后树形即可形成。
一是自然开心形。树形的特点是:树冠无中心干,只有 3 ~4 个主枝,从主干顶端向外斜生,树冠较矮而开张,适于密植,是目前最好最多的一种树形。整形的方法是:第1年在1 年生苗定植后离地40~50cm高处,在饱满芽上方1cm处截干,第 2 年从截干后在剪口以下发生的分枝中,选择2~3个生长健壮,分布均匀,角度适中的枝条作为培养主枝。主枝必须向外斜生,选留的主枝在50~60cm处短截,短截时注意剪口的方向,从各主枝发生的分枝中,再选留有一定间隔距离生长强壮的分枝 2 ~3个培养为侧枝。侧枝一般留在主枝的两侧,角度略大于主枝,一般经过连续 3~5年的整形,树形基本形成,以后每年培养结果母枝使树冠逐渐向外扩展,直至与相邻树冠相距50cm为止。
二是主干疏层形。树形的特点是:有中心干,主枝5~7个,分2 ~3层,树形比较高,主枝数目较多。第1年苗木定干, 第2年幼树在剪口以下萌发的新枝中,保留一个生长最旺盛,直立的枝条作为中心干,为以后逐年选留主干延长枝和第2,第3层主枝。第 2层主枝距第1层主枝40~60cm,第2,第3层主枝间距离60~80cm,各主技上选留1~2 个侧枝,方向错开,避免上下重叠。
板栗容易发生三叉,四叉枝或轮生枝。整形时应对这类枝条及早抹芽疏枝,防止竞争枝的发生。对幼树上发生的徒长枝,过密枝及病虫枝,则应及早疏除,其余枝条尽量保留。总之,幼树的整形与修剪必须因地,因树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无论采用哪一种树形,必须在幼树时期就注意整形修剪,正确选留骨干枝,避免在长成大树后再大砍大锯,不仅影响树势,而且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发生离不开什么条件?
下一篇: 如何防治草鱼三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