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农业生态防治
(1)收获后及时清洁大棚,减少病菌传播与积累:菜椒生长期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严禁将病株和病残体随意堆放,应集中烧毁。
(2)深翻晒土:因疫病是土传病害,彻底消灭土壤中病菌,是减少发病的首要因素。移栽前深翻晒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定植后快缓苗,壮大根系,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倡高垄栽培。
(3)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作基肥,苗期少施氮肥,花蕾期加强追肥,对促进菜椒旺盛生长、预防早衰、减轻病害发生,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
(4)科学灌水、控水:因菜椒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棚内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生流行越重。棚室前缘及棚内低洼处、滴水处往往形成发病中心。因此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定植后要浇足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盛果期要充分供水。避免大水漫灌,严禁灌后积水,注意通风。
(5)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苗。
2.化学防治
由于疫病发病周期短,蔓延流行迅速,一旦发病极难控制。因此,对于菜椒疫病防治,要力争在发病前期进行预防。一般在初花期用药较好,此时,菜椒刚刚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营养消耗较大,植株抗病力较弱,病菌容易入侵,用药后可杀死土壤内病菌,阻止外来菌源的侵入。
(1)种子处理:育苗前,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min,或用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min,药液以浸没种子5~10cm为宜,捞出水洗后催芽即可播种;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浸种12h,捞出洗净,催芽播种;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
(2)苗床处理:沿用旧苗床育苗时,应进行苗床消毒处理。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10g/平方米与细土4~5kg混拌均匀,在苗床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先取1/3毒土撒在床面上,播种后再将2/3毒土覆上。或用乙磷铝锰锌10g/平方米,加10倍的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苗床畦面,划锄入土,耧平播种。
(3)土壤处理:重病地用乙磷铝锰锌10g/平方米,加10倍细干土拌匀,撒于全棚地面,耕翻入土。定植时,用乙磷铝锰锌1~2kg/平方米,加20~30kg/平方米细干土拌匀,撒于沟内或穴内。
(4)灌根或根茎喷洒: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陛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倍液等连续灌根或喷洒2~3次,穴灌量200~250mL,间隔期7~10d;病害大流行时,用蓟间隔时间可缩短为5~7d,用药次数增至4~5次。也可用96%硫酸铜晶体37.5~45.0kg/公顷随水灌根或用高锰酸钾7.5kg/公顷随水灌根。方法是将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用细纱布包好,绑在木条上,插在水口处随水冲灌即可。但由于上述两种药剂持效期较短,须在每次灌水时都要使用,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农业生态防治
(1)收获后及时清洁大棚,减少病菌传播与积累:菜椒生长期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严禁将病株和病残体随意堆放,应集中烧毁。
(2)深翻晒土:因疫病是土传病害,彻底消灭土壤中病菌,是减少发病的首要因素。移栽前深翻晒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定植后快缓苗,壮大根系,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倡高垄栽培。
(3)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作基肥,苗期少施氮肥,花蕾期加强追肥,对促进菜椒旺盛生长、预防早衰、减轻病害发生,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
(4)科学灌水、控水:因菜椒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棚内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生流行越重。棚室前缘及棚内低洼处、滴水处往往形成发病中心。因此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定植后要浇足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盛果期要充分供水。避免大水漫灌,严禁灌后积水,注意通风。
(5)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苗。
2.化学防治
由于疫病发病周期短,蔓延流行迅速,一旦发病极难控制。因此,对于菜椒疫病防治,要力争在发病前期进行预防。一般在初花期用药较好,此时,菜椒刚刚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营养消耗较大,植株抗病力较弱,病菌容易入侵,用药后可杀死土壤内病菌,阻止外来菌源的侵入。
(1)种子处理:育苗前,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min,或用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min,药液以浸没种子5~10cm为宜,捞出水洗后催芽即可播种;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浸种12h,捞出洗净,催芽播种;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
(2)苗床处理:沿用旧苗床育苗时,应进行苗床消毒处理。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10g/平方米与细土4~5kg混拌均匀,在苗床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先取1/3毒土撒在床面上,播种后再将2/3毒土覆上。或用乙磷铝锰锌10g/平方米,加10倍的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苗床畦面,划锄入土,耧平播种。
(3)土壤处理:重病地用乙磷铝锰锌10g/平方米,加10倍细干土拌匀,撒于全棚地面,耕翻入土。定植时,用乙磷铝锰锌1~2kg/平方米,加20~30kg/平方米细干土拌匀,撒于沟内或穴内。
(4)灌根或根茎喷洒: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陛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倍液等连续灌根或喷洒2~3次,穴灌量200~250mL,间隔期7~10d;病害大流行时,用蓟间隔时间可缩短为5~7d,用药次数增至4~5次。也可用96%硫酸铜晶体37.5~45.0kg/公顷随水灌根或用高锰酸钾7.5kg/公顷随水灌根。方法是将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用细纱布包好,绑在木条上,插在水口处随水冲灌即可。但由于上述两种药剂持效期较短,须在每次灌水时都要使用,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 玉米稳产高产的土壤要求?
下一篇: 板栗整形修剪时经常用到哪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