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怎样繁殖斑点叉尾鲁鮰? 其他水产

怎样繁殖斑点叉尾鲁鮰?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斑点叉尾鮰又称美国鮰、沟鲶。为温水性、杂食性鱼类。其性温驯,易捕捞,肉细嫩,味鲜美。20 世纪80 年代从美国引入我国,并深受欢迎。其繁殖要点如下。
  (l)池塘条件 面积0.2~0.3 公顷为宜,东西向为好,水深1.5~1.8 米,池塘保水性好,池底平坦,淤泥少或为硬底,放亲鱼前彻底清塘消毒。
  (2)亲鱼放养 亲鱼密度为每667 平方米120 ~150 尾;亲鱼年龄为4 ~ 5 龄,体重1 . 5~3 . 5 千克;雌雄比为1:1 。同时每667 平方米搭配鲢鱼、鳙鱼鱼种200 尾,不得投放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
  (3)亲鱼培育 斑点叉尾鮰亲鱼可常年精养。以配合饲料为主,且饲料中粗蛋白质应达33 %~36 %。日投饲量在水温5 ℃~12 ℃ 时为亲鱼总体重的1%,12 ℃~20 ℃ 时则为2 % , 20 ℃ ~35 ℃ 时则为3 % ~ 4 %。产卵前1 个月,每10~15 天投喂1 次动物性饲料。可采用定位并设多点进行投饲。
  ( 4 )设置鱼巢斑点叉尾鮰一般采取池塘自然产卵。在4 ~ 5 月份产卵季节需放入鱼巢,其大小以容纳一对亲鱼在内正常活动为宜。一般为陶瓷长缸(罐)作鱼巢,也可使用长木桶或长白铁桶。鱼巢投在池四周,离池边3 ~ 5 米,平放于池底。开口端向池中央,并用绳子系住,绳的另一端系一塑料瓶,浮于水面作为标记。鱼巢数约为配组亲鱼数的25 % ,巢间距5 ~ 6 米。
  (5)人工催产 为了较集中产卵、孵化,也可对斑点叉尾鮰进行人工催产。成熟雄亲鱼个体较大,头宽而扁平,灰黑色,生殖器肥厚而突起,似乳头状;雌亲鱼个体较小,淡灰色,体胖,腹部柔软而膨大,生殖器似椭圆形。催产药物为PG 、LRH -A2、HCG 。其中PG 催产效果最好。剂量PG 4 . 5~6 . 5 毫克/千克体重,或HCG 1200~1800单位(IU ) /千克体重。雌鱼分2 次注射,第一次占总量的1 / 4 ~ 1 / 3 , 2 次间隔12 小时。雄鱼可一次注射,剂量为雌鱼的2 / 3 或相同,在雌鱼注射第二针时注射。
  (6)收卵孵化 斑点叉尾鮰催产40~48 小时后开始产卵,卵集成块。收集时若卵块超500 克,需用刀或手将其分成小块,以避免卵块缺氧。如有白色卵粒,为未受精卵,应剔除。以流水池在弱光下孵化为好,水温23 ℃ ~28 ℃ ,5~7天幼体可孵出。孵化期间应注意防水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