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防治小麦黑粉病的方法? 小麦

防治小麦黑粉病的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小麦黑粉病的方

1.种子处理

(1)石灰水浸种 生石灰1千克加水10千克,制成石灰水。浸种水面高出种子10厘米左右,种子厚度不超过66厘米。浸后不能搅动,也不能在烈日下照射。浸种时间:气温30℃以上,浸1天;25~30℃,浸2天;20~25℃,浸3天。浸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晒干备用。

(2)冷浸日晒 三伏天选晴天上午5~6时,将麦种浸在冷水里;10~11时捞出,摊在地面上晒干;晒时要经常翻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下午5~6时即可收存备用。晒种时遇雨要重新浸种和晒种。

(3)温水浸种 将麦种浸在冷水中4~6小时,然后在50℃温水中浸1~2分钟,再放入54~56℃温水中5分钟(搅动种子,使受热均匀,如水温下降,应加热水,一直保持54~56℃),然后捞出冷却,即可播种。

(4)药物拌种 用于防治腥黑穗病和秆黑穗病。

① 7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克拌麦种50千克。

② 50%六氯代苯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③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④ 70%敌克松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⑤ 硫磺粉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⑥ 35%菲醌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⑦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⑧ 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⑩ 50%麦穗宁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50千克。

2.拔除病株 在病株黑粉散落以前彻底地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这是消灭散黑穗病菌源的最可靠办法。

3.土壤处理 六氯苯有效成分每亩0.5千克,加细土7千克,与种子混合均匀后播种。

1.种子处理

(1)石灰水浸种 生石灰1千克加水10千克,制成石灰水。浸种水面高出种子10厘米左右,种子厚度不超过66厘米。浸后不能搅动,也不能在烈日下照射。浸种时间:气温30℃以上,浸1天;25~30℃,浸2天;20~25℃,浸3天。浸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晒干备用。

(2)冷浸日晒 三伏天选晴天上午5~6时,将麦种浸在冷水里;10~11时捞出,摊在地面上晒干;晒时要经常翻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下午5~6时即可收存备用。晒种时遇雨要重新浸种和晒种。

(3)温水浸种 将麦种浸在冷水中4~6小时,然后在50℃温水中浸1~2分钟,再放入54~56℃温水中5分钟(搅动种子,使受热均匀,如水温下降,应加热水,一直保持54~56℃),然后捞出冷却,即可播种。

(4)药物拌种 用于防治腥黑穗病和秆黑穗病。

① 7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克拌麦种50千克。

② 50%六氯代苯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③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④ 70%敌克松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⑤ 硫磺粉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⑥ 35%菲醌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⑦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⑧ 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⑩ 50%麦穗宁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50千克。

2.拔除病株 在病株黑粉散落以前彻底地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这是消灭散黑穗病菌源的最可靠办法。

3.土壤处理 六氯苯有效成分每亩0.5千克,加细土7千克,与种子混合均匀后播种。

小麦秆黑粉病有两个特点与防治有密切关系:一是病菌孢子能耐受不良环境,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3~5年,这就要求小麦和玉米、豆类轮作,特别是针对重病田块。如果改种水稻,一年就能根除。二是病菌只能侵染没有出土的小麦幼芽,属局部侵染、时间有限。因此,精细整地,适当浅播,适时下种等促进小麦快出苗、出齐苗的措施都有防病作用。药剂防治的重点也是小麦幼芽和幼芽期。提倡使用无病种子和实行拌种或种子包衣。另外,不同小麦品种对秆黑粉病的抗性相差很大,可以选用抗病品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依靠这些措施,基本控制了秆黑粉病的为害,而近年该病在一些地区严重发生主要是由于放松了防治工作,个别地区是种子带菌所致。
早年药剂防治;使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按种子重量的0.3%拌50%六氯代苯可湿性粉剂、70%敌克松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按种子重量的0.15%拌种20%三唑酮、按种子重量的0.1%~0.13%拌种15%的三唑醇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实验证明每100公斤小麦拌2%立克秀(戊唑醇)湿拌剂200克或2.5%适乐时(咯菌清)悬浮种衣剂200毫升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小麦黑粉病有三种: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小麦黑粉病在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和发生]

  (一)小麦散黑穗病 危害麦穗,最初病穗外包一层灰白色薄膜,转而充满黑粉,后来薄膜破裂,黑粉随风吹散,仅剩枝梗和穗轴。黑粉吹到正在开花的小麦柱头上,侵入子房。这时,被感染的小麦结出的带菌与正常种子无区别。播种后,随着种子发芽生长,菌丝萌动进入生长点,分布全株,第二年小麦抽穗时形成黑穗。带病种子是唯一的初侵染来源。

  (二)小麦腥黑穗病 穗部被害,颖片稍张开,露出病粒。病粒比健全粒稍粗短,外有一层果皮,内部充满黑粉,有鱼腥味,故称腥黑穗病。成熟时,颖片转为灰绿色,最后变枯白色。病株比健株略矮,分蘖增多。脱粒时果皮破裂,黑粉散出,附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混入土中或肥料内。病菌在小麦幼芽期从芽鞘侵入。

  (三)小麦秆黑粉病 病株矮小,分蘖增多,实在叶鞘,叶片及茎秆上呈现灰白色条状病斑,稍隆起,斑内充满黑粉,后表皮破裂,散出黑粉,叶片卷缩、干枯。病株不抽穗或抽小穗而不结实,或结细小而皱缩的种子。病菌附在健康种子表面、土壤或肥料中。小麦播种后,病菌从萌发的幼芽鞘侵入。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1)石灰水浸种 生石灰1千克加水10千克,制成石灰水。浸种水面高出种子10厘米左右,种子厚度不超过66厘米。浸后不能搅动,也不能在烈日下照射。浸种时间:气温30℃以上,浸1天;25~30℃,浸2天;20~25℃,浸3天。浸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晒干备用。

  (2)冷浸日晒 三伏天选晴天上午5~6时,将麦种浸在冷水里;10~11时捞出,摊在地面上晒干;晒时要经常翻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下午5~6时即可收存备用。晒种时遇雨要重新浸种和晒种。

  (3)温水浸种 将麦种浸在冷水中4~6小时,然后在50℃温水中浸1~2分钟,再放入54~56℃温水中5分钟(搅动种子,使受热均匀,如水温下降,应加热水,一直保持54~56℃),然后捞出冷却,即可播种。

  (4)药物拌种 用于防治腥黑穗病和秆黑穗病。

  ① 7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克拌麦种50千克。

  ② 50%六氯代苯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③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④ 70%敌克松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⑤ 硫磺粉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⑥ 35%菲醌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⑦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⑧ 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50千克。

  ⑩ 50%麦穗宁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50千克。

  2.拔除病株 在病株黑粉散落以前彻底地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这是消灭散黑穗病菌源的最可靠办法。

  3.土壤处理 六氯苯有效成分每亩0.5千克,加细土7千克,与种子混合均匀后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