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良、高纯度的种子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条件,选择种植抗病、抗虫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纯度高的种子出苗快、齐、匀、壮,为培育健壮单株,预防秃尖缺粒奠定基础。如苏玉20、益丰29、蠡玉16等就比较适宜在北票市种植。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提倡增施有机肥和深耕、中耕。在前茬耕地时要深耕20 cm以下为宜。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水、气、肥、热协调好,利于根系下扎,提高肥效。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氧气,促进根系生长。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培养壮苗,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
提倡配方施肥。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施用玉米专用肥;在水分供应上,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防止旱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生长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在田间管理时,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4.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雄穗的发育。二是要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三是采用大小垄种植技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五是人工去雄。在花期雄穗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养分,去雄后节省一部分养分,可供雌穗发育,可以促进雌穗早吐丝,减少雌雄脱节现象及秃尖,同时还可以改善上部光照条件,透风透光。其方法是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1/2雄穗,授粉结束后,将剩余1/2雄穗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能减少秃尖,提高千粒重。
5.防治病虫害
(1)防治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可选用占种子量0.3%的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或用占种子量0.02%的12%三唑醇乳油、12.5%烯唑醇乳油拌种;在田间发现发病植株后,也可用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80%绿亨2号700~800倍液与稀释1 000倍的天达2116混合喷雾,对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都有较好的防效。
(2)对各种叶斑病的防治。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当玉米叶斑病发生后,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对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45 kg/hm2丢心防治。对玉米蚜虫的防治可在玉米心叶末期用吡虫啉或氧化乐果喷雾防治。
上一篇: 生地的形态特征如何?
下一篇: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