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搞好舍饲养羊?

如何搞好舍饲养羊?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农民将羊只圈养,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林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腹还田,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同时也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经实践探索,可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选择好的品种

  发展舍饲养羊,选择好的品种非常重要。目前我市饲养的绵羊品种如小尾寒羊、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及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和夏洛莱等均适合舍饲圈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经营目的是为了销售种羊,应该进行纯种繁育;如果是为了发展商品羊,应该利用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和夏洛莱与小尾寒羊、无角美利奴细毛羊搞好经济杂交,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建造舒适的圈舍

  羊舍的基本要求是通风干燥,卫生清洁,冬暖夏凉。可建成单坡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冬季用塑料布封闭;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2-2.5米,窗户面积为地面的十五分之一并向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3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三、备足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圈养羊配套技术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舍饲经营方式下饲养经营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各场户应按照因地制宜、多元搭配、四季均衡、阶段供应的原则要求,制定相宜的贮备草料方案。饲草、料可通过四个途径解决:一是充分收集花生秧、地瓜秧、柳树叶等营养较高的秧蔓和树叶。二是进行青黄贮或干玉米秸粉碎。种植青贮饲料作物青贮,利用采收后的玉米秸秆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黄贮,干玉米秸粉碎。三是利用糟、渣类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等。四是种植牧草,如紫花苜蓿、籽粒苋等各种优质牧草。

  四、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设计好食槽、水槽和盐槽,控制羊践踏草料、弄脏饮水和食盐,提高草料利用率;同时大小羊、公母羊分开饲养。二是饲喂方式。将饲料放入饲槽中让羊自由采食,喂食应少量多次,每天2-3次。水槽中不能断水,注意每天换水。每只羊每日必须补喂食盐5-10克,放入盐槽自由采食。同时按照羊只不同生长阶段配置精料适当补充,一般育肥羊秸秆饲草与精料比例为4∶1、妊娠羊5∶1、种公羊4∶1。

  五、搞好疫病防治

  对舍饲养羊的疾病要采取预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措施,要把饲养管理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要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口蹄疫、羊痘、羊三联四防苗。要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一次。常见药物有阿维菌素类和伊维菌素类。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

舍饲养羊品种的选择

品种选择在舍饲养羊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地土种绵羊不适宜舍饲养殖,因其肉质差、生长慢,且不易育肥,效益低,习惯于放牧的山羊也不宜舍饲,舍饲羊必须选择生长快,肉质好,繁殖率高,易育肥的优良品种。如小尾寒羊、夏洛莱、湖羊、德克赛尔、奥赛特等品种,也可将以上品种羊(父本)和当地土种母羊(母本)进行杂交,所产后代,进行舍饲养殖。

饲养管理的科学化

1 舍饲养羊圈舍的要求

舍饲羊圈的选址、结构设置、布局以及舍内设施等都要符合舍饲养羊的基本要求,这是舍饲养羊成败的关键环节。羊舍场址一定要选在远离村庄、远离污染源、噪音小、通风、光照好、地势高的地方,圈舍内设足水槽、料槽和草架,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备,夏季能通风降温,并且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

2 种羊管理

对种羊要单圈饲养,喂以种羊专用的全价饲料和营养丰富的牧草,如苜蓿草、沙打旺等,并要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饲养人员进行专门管理,仔细观察和发现发情母羊,及时配种。为了减少优秀种公羊的养殖数量,以节约开支,配种方法最好采用人工受精。对种羊每天必须要有不低于2小时的运动时间。

3 羔羊的饲养管理

要办好一个舍饲养羊场,必须提高羔羊的成活率,要养好羔羊,须针对羔羊的生长特点,在饲养管理上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3.1 吃足初乳:羔羊出生后1~3日内,一定要使羔羊吃上初乳。初乳是指母羊产羔后第一周产的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抗病和轻泻的作用。初乳有利于羔羊排出胎粪。

3.2 哺喂常乳:羔羊出生后数周内主要靠母乳为生,在此期间,要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适当补加精料和多汁饲料,保持母羊良好的营养状况,促进泌乳力,使其有足够的乳汁供应,喂给羔羊足够的全奶。要照顾好羔羊吃好母乳,对一胎多羔羊,要求均匀哺乳,防止强者吃得多,弱者吃得少,而导致发育不均匀。为了防止病弱羔羊死亡,对孤羔、弱羔和多羔等缺奶者要积极采用代哺或人工哺乳。

3.3 及早补饲:为了使羔羊生长发育快,生长性能好,除吃到初乳和常乳外,还应尽早补饲,一般羔羊在10~15日龄后开始给予鲜嫩的青草和一些细软的优质干草、叶片。并将精饲料粉涂在羔羊嘴上,令其反复磨食,等它嗅到味香尝到甜头,就会和大羊一起抢着吃料了。但要注意控制羔羊食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发生消化不良。

3.4 适时断奶;羔羊到了3~4月龄已能采食大量牧草和饲料,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可以断奶转为育成羊。断奶应逐渐进行,一般经过7~10天完成。开始断奶时,每天早晨和晚上仅让母羊和子羊在一起2次,以后改为哺乳1次,逐渐断奶。

育肥方法:4 羔羊育肥

羔羊育肥是指羔羊在4~6月龄强度舍饲肥育出栏,其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当前人们非常喜欢的肉食品。而且羔羊早期育肥出栏,可增加母羊繁殖胎次,提高繁殖率,一年两胎,经济效益显著。

疫病防治

对一个舍饲羊场,必须搞好疫病的防治工件。

搞好免疫注射:所有羊只必须定期注射羊三联疫苗、注射五号病疫苗、接种羊痘疫苗、用布病疫苗饮水免疫。

场内要建立严格的防疫灭病制度,严禁外人或车辆进入,如确需进入的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舍内要经常清扫和通风换气,使舍内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要定期药浴、驱虫,对初生羔羊和育肥羔羊的饲料中要定期加入抗生素和肠道消炎药物,以及助消化药物等,屠宰前三周停用各种抗生素类药物,防止药物残留。


封山禁牧开始实施后,养羊业已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分散饲养正向相对集中饲养方式转变。集约化舍饲养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各项工作:

1、建设标准羊舍

羊场应科学建圈,地址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饲料来源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力和交通以及通风便利;羊舍建设以经济、实用、耐用为原则,就地取材。羊舍圈舍墙体以2.2-2.5m为宜。单坡式羊舍前墙高1.8m,后墙高2.2m。饲槽上宽25cm,下宽20cm,深20cm,槽底距地面5-lOcm,以适应其在地面上啃草的采食习性;羊舍外要设计供羊活动的运动场,要因地制宜,可用砖沙铺地,运动场内要设置水槽、舔砖,种植树木,要防止羊啃咬。此外,严格将生活区、生产区分开,粪污、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要在总体设计中,以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2、改良品种

良种选择要与高效养殖紧密结合。集约化舍饲养羊的发展必须选择恰当的杂交组合,才能实现养羊业的快速、高效发展。通过杂交组合,提高生产性能。

3、强化饲养管理

⑴ 做到羔羊早期断奶。羔羊早期断奶与当年育肥出栏是搞好舍饲养羊的两项重要措施。羔羊2月龄后,其消化道和生理功能发育成熟,若加强饲养管理,实行早期断奶是可行的。羔羊要做到提早补饲,出生后1-2天要吃足初乳,增强体质,10—15天后要训练其采食。

⑵合理搭配饲料。根据不同阶段羊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保证充足饮水。

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饲喂,定时饲喂,按顺序添料,比如先上青贮,而后上各种糟渣,最后上精料以确保采食量;自由饮水,并及时调整喂量。同时,在运动场内放置盐砖,让羊自由舔食。

4、做好疾病预防

⑴定期消毒。在大门口设置消毒室,羊舍内每15-3O天做一次喷雾消毒,羊舍外环境用生石灰、火碱等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洗消毒。

⑵ 搞好防疫免疫。结合当地情况,要认真做好重点疫病的免疫注射。要加强抗体效价检测工作,做到科学免疫、科学防控。

⑶定期驱虫。羊群一般每季度驱虫一次,每两月进行一次药浴,在转群时也要及时驱虫。

⑷做好常见病的诊治。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动态、健康状况,对有问题的要羊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的羊。进行查看、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选择好的品种,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