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代的发生周期长、世代重迭严重:樟丛螟每代的发生期长达40天以上,且发生进度不一,虫龄参差不齐,给防治增加难度。
2、幼虫躲藏隐蔽,昼伏夜出:樟丛螟幼虫白天躲在虫包内,夜间出包取食,初始阶段较难发现,待虫包增大,药剂较难渗及虫体,防治越困难。
3、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中小树龄樟树受害重:分析几年来樟丛螟的发生和气象资料,发生期间高温少雨有利于樟丛螟的发生,如2005年,5——10月月均温超过历年同期平均值达2℃,总雨量比常年少250毫米,樟丛螟大发生;2003年的气候情况类似,樟丛螟的发生量也较大。因此,夏秋季如遇连续高温干旱,须加倍重视樟丛螟的防治。另外,从调查情况看,中小树龄的樟树往往樟丛螟的发生、危害都较重,应作为调查和防治的重点。
上一篇: 香菇三种常见袋料杂菌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 辣椒采取什么样的栽植形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