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早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小麦

小麦早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早春,气温逐渐开始回升,小麦将进入返青期。笔者现简单地从6个方面谈谈小麦田间管理的措施。

  第一,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年前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据调查不足10%。因此,在春节后小麦未拔节之前有效进行化学除草尤为必要。化学除草的方法有:针对阔叶杂草,每亩用36%的奔腾5~6克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每亩用5.8%麦盛10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用麦草盖每亩12克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等,可以有效除去荠菜、野油菜等杂草。针对禾本科杂草的野燕麦,用6.9%的骠马乳剂40~6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第二,中耕增温保墒促壮苗。针对越冬期长势较旺的麦田,进行深中耕,可以有效控制旺长;针对不同情况的弱苗,配合追肥有效进行浅中耕,不仅可以促进多发春蘖,而且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确保小麦丰产,同时也可以起到人工除草的作用。

  第三,及时追施有效肥。针对播种早、冬前出现旺长而没及时管理和播种时施肥不足而明显表现出缺肥的麦田,应抢墒,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针对越冬前不同情况的弱苗、春节后苗情仍较差的麦田,应抓住时机,及时有效进行追施尿素,追肥量一般为8~10千克/亩,同时也可以适量搭配4~5千克/亩磷、钾肥,追肥后应视墒情及时进行浇水,以确保肥效。

  第四,及早进行纹枯病的防治。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纹枯病病菌开始大量侵染麦株,病株率明显增加,激增期小麦在返青期至拔节期,由于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因此,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喷雾可使用43%宝穗水乳剂、22.5%的烯唑醇等,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第五,严禁牲畜啃青。春节后,小麦很快进入返青拔节期,同时也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重要时期,牲畜啃青严重的可使小麦减产20%以上。因此,在春季田间管理中,严禁牲畜啃青。

  第六,预防或减轻晚霜冻害。今年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促进了小麦的快速生长。但小麦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明显降低,因此,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采取灌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或烟熏的方法,有效预防或减轻冻害。

冬季和早春小麦管理措施

1、严禁麦田放牧。调查发现麦田有冬季放牧现象。牲畜啃食麦田,会让小麦分蘖节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造成冻害死苗。特别是今年冬季温度偏高,麦田土壤冻不实,牲畜啃食容易伤到小麦根系,造成小麦死苗。因此,要通过广播等宣传形式告知牲畜养殖户,禁止在麦田放牧。

2、早春镇压。镇压可以弥补土壤裂缝,碾碎坷垃,踏实土壤,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提墒保墒。对有土地裂缝的麦田;墒情较差,又不能及时浇灌的麦田,在麦田开始解冻后,小麦起身前,可采取镇压的措施。

3、加强肥水管理及早浇好返青肥水。针对个别墒情较差、苗情较差的麦田,若天气到小麦返青时仍未有有效的降水,就应早作准备,待小麦返青时要浇返青水,施返青肥,注意要浇小水,少施肥,亩追肥量10-15斤尿素即可。时间大致在二月下旬至三月底。未浇冻水,苗情较好、墒情较差的麦田,第一次肥水在起身期(即3月中旬)浇水时亩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小麦拔节后,亩追尿素10公斤。对浇过冻水和墒情适宜、群体较大的麦田,第一次肥水推迟到小麦拔节期(即3月底到4月10日),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对群体偏大的麦田,若墒情适宜,拔节前管理以控为主,可通过镇压防止小麦生长过旺。春节第一次肥水推迟至拔节后(4月10日左右),亩追尿素15-20公斤。

日期:2015-12-1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早春,气温逐渐开始回升,小麦将进入返青期。笔者现简单地从6个方面谈谈小麦田间管理的措施。

  第一,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年前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据调查不足10%。因此,在春节后小麦未拔节之前有效进行化学除草尤为必要。化学除草的方法有:针对阔叶杂草,每亩用36%的奔腾5~6克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每亩用5.8%麦盛10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用麦草盖每亩12克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等,可以有效除去荠菜、野油菜等杂草。针对禾本科杂草的野燕麦,用6.9%的骠马乳剂40~6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第二,中耕增温保墒促壮苗。针对越冬期长势较旺的麦田,进行深中耕,可以有效控制旺长;针对不同情况的弱苗,配合追肥有效进行浅中耕,不仅可以促进多发春蘖,而且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确保小麦丰产,同时也可以起到人工除草的作用。

  第三,及时追施有效肥。针对播种早、冬前出现旺长而没及时管理和播种时施肥不足而明显表现出缺肥的麦田,应抢墒,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针对越冬前不同情况的弱苗、春节后苗情仍较差的麦田,应抓住时机,及时有效进行追施尿素,追肥量一般为8~10千克/亩,同时也可以适量搭配4~5千克/亩磷、钾肥,追肥后应视墒情及时进行浇水,以确保肥效。

  第四,及早进行纹枯病的防治。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纹枯病病菌开始大量侵染麦株,病株率明显增加,激增期小麦在返青期至拔节期,由于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因此,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喷雾可使用43%宝穗水乳剂、22.5%的烯唑醇等,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第五,严禁牲畜啃青。春节后,小麦很快进入返青拔节期,同时也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重要时期,牲畜啃青严重的可使小麦减产20%以上。因此,在春季田间管理中,严禁牲畜啃青。

  第六,预防或减轻晚霜冻害。今年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促进了小麦的快速生长。但小麦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明显降低,因此,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采取灌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或烟熏的方法,有效预防或减轻冻害。

1、严禁麦田放牧。调查发现麦田有冬季放牧现象。牲畜啃食麦田,会让小麦分蘖节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造成冻害死苗。特别是今年冬季温度偏高,麦田土壤冻不实,牲畜啃食容易伤到小麦根系,造成小麦死苗。因此,要通过广播等宣传形式告知牲畜养殖户,禁止在麦田放牧。

2、早春镇压。镇压可以弥补土壤裂缝,碾碎坷垃,踏实土壤,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提墒保墒。对有土地裂缝的麦田;墒情较差,又不能及时浇灌的麦田,在麦田开始解冻后,小麦起身前,可采取镇压的措施。

3、加强肥水管理及早浇好返青肥水。针对个别墒情较差、苗情较差的麦田,若天气到小麦返青时仍未有有效的降水,就应早作准备,待小麦返青时要浇返青水,施返青肥,注意要浇小水,少施肥,亩追肥量10-15斤尿素即可。时间大致在二月下旬至三月底。未浇冻水,苗情较好、墒情较差的麦田,第一次肥水在起身期(即3月中旬)浇水时亩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小麦拔节后,亩追尿素10公斤。对浇过冻水和墒情适宜、群体较大的麦田,第一次肥水推迟到小麦拔节期(即3月底到4月10日),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对群体偏大的麦田,若墒情适宜,拔节前管理以控为主,可通过镇压防止小麦生长过旺。春节第一次肥水推迟至拔节后(4月10日左右),亩追尿素15-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