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培育是奶牛业的重要部分,是将来达到高产的基础。培育犊牛的目的,不仅要提高成活率,更重要的是要犊牛发育良好,能提早产犊年龄而不难产,产犊年龄提早可以降低培育成本,提早产奶,终身产奶量高,使母牛的效益增加。为了防止青年母年难产,母牛必须发育良好,第一次配种或输精最适宜的时间是根据其体重是否达到要求,‘而不是年龄。某些青年母牛生长到 14月龄时,体重达到380公斤左右,已符合输精时的要求。
一、出生第一天的管理
l、接产 良好的犊牛培育,实际在出生前即已开始,为了预防疾病,在出生过程的卫生环境极为重要,接产人的手及用品均需保持清洁并经消毒,产房在事前必须打扫清洁和消毒并铺以清洁的干草,母牛在产前2-3天即可进人产房待产。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2%-5%的碘酒浸泡脐带,不用结札,此后在第2天再用碘酒浸泡一次。用于草或毛巾将全身擦干,并将口鼻中的粘液除尽,以促进正常呼吸及血液循环,此时犊牛可称重一次,作为初生体重。
2、喂初乳 初生犊牛缺乏预防疾病的抗体,完全需要其母牛第一次挤出的初乳来预防,因此在出生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必须喂初乳互一2公斤,如果其母牛缺乏初乳,可用其他新产犊的母牛的初乳。初乳必须连续喂3天,每天喂3-4次,每次需2公斤。
3、与其母分离 当犊牛出生后,在喂初乳前,应转移到铺有干草的单独犊牛栏内,用小桶或带有橡皮奶头的奶壶饲喂初乳。单独的牛舍,可以避免犊牛相互吸吮及感染疾病。
二、在哺乳期的管理
l、饲喂全奶或代乳品 犊牛出生3天后,停止饲喂初乳,改喂全奶或代乳品。含有乳脂4%的全奶,在第一个月每天可喂4-5公斤,如果全奶的乳脂率低于4%,每天喂量可增加到5-6公斤,饲喂时间应一致,犊牛4周龄时,全奶喂量应减少,到2月龄时每天用量可减少到2-3公斤。全奶最直的温度是与体温相似,奶温不能忽高忽低,以免出现消化障碍。
2、饮水 如果喂奶量逐渐减少,犊牛饮水量会逐渐增加。水对犊牛来说是不能缺少的,必须自由采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更应多饮水,但在喂奶前一小时最好不饮水,喂奶两小时后再重新饮水,以便使其能采食较多的于物质。
3、优质粗料 从第一周开始,即应供给优质干草和干物质较多的青草青贮饲料给犊牛,这主要是促进瘤胃早期发育,高质量的干草最好是自由采食,应在草架上喂干草,以便使干草能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
4、精料 从第一周开始,即可饲喂最低含有可消化粗蛋白16%的精料(最好是颗粒的),初期可在喂奶后将少许精料涂抹在犊牛嘴上或喂给,使其学吃,用专门的用具盛装精料,到第6周时,每日精料用量可达五公斤,以后每天可喂1.5公斤。一天之内不可过多喂精料,以免造成不消化。
5、断奶 在2-2.5月龄时,可以断奶,这时犊牛体重可达75公斤,每天可吃精料1公斤,在断奶前一周,要逐渐减少奶量,每天可喂一次。但是断奶也不是绝对的,如果犊牛体弱多病,或是体重达不到标准,则酌情可再喂一周,此时所用的糖料需改为断奶精料,可消化粗蛋白应为14%-15%,饲喂量也可逐渐增加到每天2公斤。并继续喂给优质青草青贮及干草。
6、去角 当前许多管理较好的牛场,对公母牛都进行会角处理,主要是避免有角的牛之间因打斗而受伤。尤其是泌乳母牛的乳房部位,不致被跟随的母牛顶伤。去角的牛所需的牛床及荫棚的面积较小,尤其是散放饲养成群饲喂的牛群,去角更为重要。去角的牛较安静易于管理。去角方法较多,是在犊牛出生一周之内进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苛性钾(氢氧化钾)去角。首先剪去角基部及四周的毛,再用几士林涂抹在犊牛的角基部周围,以防止涂抹的苛性钾液流人眼中。用棒状的苛性钾(手拿部分须用布或纸包上,以免烧伤),在犊牛角的基部涂抹、磨擦、直至出血为止。这是破坏角的生长点,磨擦必须仔细进行,如涂抹不完全,某些角细胞没有遭到破坏,角仍然会生长出来,用此法去角,须在犊牛出生后3-7天进行,最晚不能超过20日龄。已进行去角处理的犊牛,在初期应与其他牛隔离,同时避免受雨淋,以免涂抹有苛性钾部位被雨水冲刷,使含有苛性钾的液体流人眼中。
7、打耳号 为了使任何人都能识别牛,牛体上必须有明显的标号,并在一米之外能见到。打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塑料耳标,既经济又简单,使用者可向北京及上海奶牛育种中心购卖打耳号的全套用具,按说明书所指示的方法进行打耳标即可。
上一篇: 胡萝卜产业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 香蕉园常用的杀虫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