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体形长的母猪,并对母猪进行杂交配种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仔猪的初生重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仔猪生活力的强弱和增重速度。形体长的母猪有较多的空间供其胎盘和胎儿发育,从而提高仔猪初生重。开展多元杂交,其杂交后代的初生重也高于纯种后代。
2.科学合理饲养妊娠期母猪,以保证母猪产下健壮、初生重大的仔猪。怀孕期母猪不能过肥,过多的腹脂影响胎儿和胎盘的伸展,也使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如母猪在怀孕期的营养不足,所产仔猪的初生重也会减小。在饲养母猪时,应根据母猪的膘情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对断奶后膘情差的经产母猪,宜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即在妊娠初期应加强营养,待体况恢复后按标准饲养,妊娠80天后,为促进胎儿加快增长,再加强营养;对配种前体况良好的母猪应采取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供应较多的青粗饲料,后期以精料饲养为主。
3.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如果母猪有充足的乳汁哺喂仔猪,就会使仟猪哺乳期增重有可靠的保证。提高母猪泌乳力的主要措施有:(1)采用母猪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方法,保证母猪良好食欲。母猪分娩前3天,饲料喂量减到原量的1/3~1/2,分娩当天停喂。生产3天后加至原量,然后随着哺乳日数增加,逐渐增加饲料量。(2)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以增加泌乳量。(3)按摩乳房。对初产母猪从产前15天开始每天进行乳房按摩,连续一个月,可收到良好效果。(4)增加母猪饲料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饲料种类,保证母猪泌乳的营养需要,哺乳母猪配合饲料应含消化能每千克13.1兆焦,可消化粗蛋白质146克,含钙0.6%、磷0.4%。(5)对泌乳量少的母猪用中草药催乳。
4.抓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给予新生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新生仔猪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层薄,畏寒,必须生活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中。初生后1~4日内为34℃,7日龄后为25℃~30℃。(2)生后及时哺喂初乳和人工固定乳头。仔猪断脐后应立即哺喂初乳,生一个哺一个。全窝仔猪降生后即可训练固定乳头,强壮仔猪吃最后的乳头,排定后在猪体上打记号,每次喂乳时将每个仔猪放在指定的奶头上,经2~3天后,即可将仔猪哺乳奶头固定。(3)早期补料。从仔猪生后的5~7天开始,用专用的乳猪颗粒全价料引诱仔猪采食。(4)注意补充铁、钻、铜等造血元素。可在仔猪生后4日龄之内注射葡萄糖铁钴注射液或配制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喂猪。具体方法是:3日龄注射葡聚糖铁钴液1毫升、10日龄再肌肉注射2毫升。或者将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热水中,过滤后给仔猪口服,可用滴管滴入仔猪口内,在3、5、7、10、15日龄时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
5.仔猪适时断奶。一般来说,哺乳时间越长,仔猪断奶体重就越大,但哺乳时间过长会降低母猪年产窝数,目前推广的断奶的日龄多为35日龄。
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除了要保证仔猪的初生重在1.5公斤以上外,还要确保仔猪的出生环境安全、母猪的奶水良好、适当补饲、预防腹泻等。
清洁的环境
在母猪分娩前,确保仔猪不会一出生就会面临微生物的猛烈攻击。要确保分娩栏干净,认真消毒,母猪洗澡后才能上分娩栏,定期清理出新鲜的粪便。这样才能确保新生仔猪不会受到上一窝仔猪的微生物攻击,从而切断传播途径。猪栏经过多次使用之后,其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粪便、灰尘和细菌组成的生物膜。在清洗之前要进行浸泡,使生物膜更好地完全打开,随后其中的微生物才能释放出来。清洗1个~5个小时。
养好产后猪,确保母猪泌乳力
母猪的泌乳力和奶水的质量是提高仔猪断奶重的重要保障。母猪泌乳期间的饲粮需要量包括母猪的维持需要量和泌乳需要量,母猪的维持需要量约为1.5公斤~2.0公斤标准饲粮(本地猪一般为1.5公斤,外种猪一般为2.0公斤);泌乳需要量按哺育一头仔猪需0.4公斤的标准饲粮(本地猪约为0.3公斤)计算,如一头哺育10头仔猪的泌乳母猪,每日需采食6.0公斤~7.0公斤的标准饲粮。在妊娠母猪分娩前30天,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益母王”,能够有效地保证母猪产后在不消耗自身体况的情况下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和奶水的质量,保证哺乳仔猪不会出现腹泻的现象,提高仔猪断奶重。
适当的补饲
为了实现哺乳期生长的最大化,进行补饲是很重要的。同时为了仔猪断奶之后采食固体饲料做准备,肠绒毛需要适应此变化,仔猪也要学会找到料槽。断奶之后用同样的料槽。补饲的理想选择是从出生后5天开始采用液体饲料,从16天开始采用颗粒料。断奶后,仔猪习惯了找料盘,很快就会到料盘处,吃更多的饲料。
预防腹泻
在不同批次之间彻底清扫分娩舍;漏缝地板,使粪便可以轻松的漏下去;躺卧区加热;初乳供应充足;哺乳尽量避免从一个栏转到另一个栏;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免疫接种);不转腹泻的仔猪。
上一篇: 调制优质青贮为什么要求适宜含水量?
下一篇: 万年青是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