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混杂、产量不稳、品质竞争力较差、管理粗放等问题。
1、重茬影响。芝麻茬口安排不当是限制芝麻产量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茬导致病害加重和养分失调,尤其主产区重茬面积大。造成枯萎病、青枯病、茎点枯病等病害难以控制,使产量低而不稳。如连作一年的田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发生率比对照提高18%和28%。2、品种混杂退化。缺少当家品种,品种混杂退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等。3、种植粗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有些农民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习惯于平地种植,不开沟,不能抗渍防涝。二是不施肥或偏施氮肥,影响芝麻正常发育,不能充分发挥增产潜力。三是播量大,密度不当。有的甚至高达2万株以上,密度过大,造成个体发育不良,群体质量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四是收获不科学。提前收获、芝麻生长后期打叶、收割后堆垛发酵等不良习惯没有改变,造成了芝麻瘪粒、千粒重下降、籽粒颜色变暗,严重影响了芝麻的商品品质。4、生产条件影响。我省主产区芝麻生长季节阴雨连绵,加之农田基本建设薄弱,难以做到旱涝保收。
上一篇: 西葫芦软腐病综合防治?
下一篇: 水稻秧苗常见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