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属迁飞性和暴发性重大害虫,幼虫三龄后进入暴食期,一旦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二代粘虫在我市主要危害夏玉米和谷子,1-2龄时不易被发现,3龄后吃叶片成缺刻,5-6龄达暴食期。
为有效控制粘虫为害,应组织农民采取 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统一方法、分户防治与合作互助相结合 的方式,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除治, 有效实现病虫控害减灾的目标,确保我市秋粮生产安全。
粘虫防治方法:
1、防治指标:夏玉米苗期5头/百株。
2、防治适期:针对粘虫繁殖速度快、短期内易暴发成灾,3龄后食量暴增、抗药性增强等特性,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幼虫3龄以前。
3、药剂喷雾: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2000倍或2%甲维盐乳油稀释2000-3000倍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蓟马虫体较小,且活动为害部位隐蔽,不易发现。
蓟马防治方法:每亩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防治。
注意:玉米苗期喷施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一定不要喷施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上一篇: 牛瘟的临床症状是什么?剖检变化是什么?
下一篇: 连茬莲藕出现严重腐烂,该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