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葱疫病的发病规律:
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产出芽管,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后病部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病菌适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2~36℃,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易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采收期。阴雨连绵的雨季易发病;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植株徒长的田块发病重。
(2)大葱疫病的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与非葱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雨后及时排水,做到合理密植,通风良好;采用配方施肥,增强寄主抗病力。
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来源于百度百科)
上一篇: 雏鸡投饲技术及方式?
下一篇: 玉米误用除草剂,出现烂根黄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