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翻土壤要全面。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地块都并非完全规陷(即所谓“田成方,地成块”),因此,不管用机耕或用畜力耕作,都难免有漏耕现象。对未翻耕的部分必须用人力进行翻耕。
耕深要符合实际,并非越深越好。众所周知,土地有瘠瘦肥沃之分,瘠瘦土地若耕作太深,反而将生土翻到了地表层,并不利于作物生长。目口使肥沃的土地,耕深也不宜超过30厘米。
秸秆还田应埋在最底层。秸秆币0杂草在未腐熟前并不是肥料,只有充分腐熟后才能成为肥料。如果不将秸秆埋在底层,因水分少,腐熟速度就慢,同时由于杂草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加之通风透光良好,有可能使杂草“死灰复燃”重新生长繁殖。
碎土要充分,土壤厚薄要均匀。平整后的田块要外观平坦,土质疏松,通风透光良好,利于种子尽快发芽生恨。
沟道开挖应密而直,横竖分明。将地划分成矩形小块,以利于灌溉和深入田间中耕管理,对防涝防旱、保持水分、减少水土流失也有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 如何防止夏玉米后期脱肥?
下一篇: 鹅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