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症状
1、叶:初呈针头大的油渍状黄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病斑穿透叶片两面突起是,灰褐色,粗糙,中央开裂呈火山口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大型病斑常有轮纹。
2、枝梢:病斑特征基本上与叶片相似,比叶片上的病斑更为隆起,但无黄色晕环。
3、果实: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病斑中央火山口开裂程度更显著。
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柑橘病部组织内赿冬,翌年温度适宜、湿度大时,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相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由气孔、伤口侵入,潜育期3~10天,高温多雨时,病害流行。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田间以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秋梢、春梢。
溃疡病自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5 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至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
三、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防止带病苗木、种子、接穗、果实进入无病果园。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选用无病苗木定植和补栽。
3、溃疡病一旦传入,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1)清除病源:在冬季和各季新梢抽发前,剪除所有带病的枝、叶、果实,剪下来的枝叶直接放入箩筐内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剪前剪后各喷药防治一次。
(2)坚持在各季新梢抽发期喷2~3次药剂保护好新梢、幼果,农药必须轮换使用。
(3)药剂选择: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1500倍、600~1000单位/毫升的农用链霉素+1%酒精辅助剂、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宁1000倍。
(4)实行枺芽放梢,严格防治潜叶蛾和蚜虫。
(5)果树上有水不得进入果园,凡在有病区工作的人员和所使用的工具在未消毒的情况下不得进入无病区域。
(6)喷灌果园应尽可能改变喷嘴方向,如果水雾喷到树冠上可加速此病蔓延。
(7)在溃疡病发生过的果园,应坚持每年冬季进行全面普查。
(8)工具消毒:枝剪可用沸水浸泡3~5分钟或用药剂浸泡15分钟并清洗干净,衣物、包装物、手套等用肥皂液浸泡20~30分钟后清洗,清洗时选用流动水。
上一篇: 藏报春的别称有哪些?
下一篇: 配置仔猪补充料有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