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菌丝丝状,分隔,初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织内。分生孢子梗3-5根丛生成束,有时多大10根,从气孔或病部表皮伸出,线状不分枝,大小为112-456um×3-4um,多的达9-10个。分生孢子为无色透明,鸭梨型或慈姑型。成熟孢子有2-3个隔膜,大小为17-33um×6.5-11um,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产生附着胞,球形或椭圆型,深褐色,壁厚,直径8-12um,紧贴在寄主体上产生侵入丝,入侵寄主组织。
防治:选用抑快净(52.5%恶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效果较好。也可以使用或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及安克锰锌、普力克、甲霜灵、杀毒矾等药剂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危害。打药时注意几点:一是时间一定在上午。在下午打药,水分散不出去,湿度大,对防病不利。防治时要注意,头两次打药可以仅隔两三天,以后可以5~7天一次。
上一篇: 养鹿需要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