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苜蓿喜冷凉的气候,耐寒性较强,生长适温为12~17摄氏度,在20摄氏度以上或10摄氏度以下植株生长缓慢,在-5摄氏度的短期低温下,叶片受冻,待气温回升后,植株又能萌芽生长。所以露地栽培的菜苜蓿在冬季生长极慢,甚至停止生长,若要冬季上市,则需采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以使其正常生长。大棚秋冬苜蓿栽培有以下几个特点:
品种选择。可选用浙江温岭地区的大叶苜蓿,该品种虽然耐病性稍差,但叶片大、品质好、产量高,比较适宜于在大棚内秋冬栽培。
播种育苗。大棚菜苜蓿多行直播。前茬出地后及时翻耕晒白,每667平方米土地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或粪肥1500~2000千克,加施60千克复合肥,然后作畦,6米宽的大棚作3畦,畦面要平整,若土壤干旱,要浇足底水涨一夜,然后播种。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667平方米土地播籽30~40千克,播后用铁锘或六齿耙耙一下,尽量减少露籽,然后用脚轻轻踩过,以起到镇压作用。播后在畦面上覆盖2~3层遮阳网或一层草帘,起保湿和减少浇水后地面板结的作用,利于出苗。在出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加快出苗。
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并暂时不覆盖大棚塑料薄膜,使菜苜蓿幼苗在稍低温度下生长,长好根发好棵,待到11月下旬经受1~2次霜冻后才覆盖顶膜及棚两边裙膜,盖膜前喷一次1000倍液托布津,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大棚要通风换气,每隔15~20天可收获一次。采割菜苜蓿时使茎叶留得短而整齐,特别是第一次收割时尤其要掌握“低”和“平”。收割后2~3天追施无渣粪肥水或0.5%尿素水,施肥后要注意通风,防止肥害,并同时喷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病,之后闷棚4~5天,不通风,促进生长,然后通风换气降低棚温,促使叶色变绿,叶片增厚,以提高产量。大棚菜苜蓿一直可以采收到开花,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1250千克。
防病治虫。因采用大棚栽培,棚内温、湿度较高,易发病,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和蚜虫。菌核病用速克灵1000~12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40%万灵3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2500~3000倍液防治。
上一篇: 怎样科学施用长效氮肥
下一篇: 喷雾防治黑粉病应在玉米生长什么时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