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或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出现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涕,呼吸困难以及四肢关节疼痛而引起的跛行。吸血昆虫中的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北方常见于8-9月份流行,南方可提前发生。流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3-5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常间隔一次小流行。
2、牛病毒性腹泻;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以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牛,幼龄牛更易感。羊、鹿、猪也可自然感染,产生抗体,但很少出现症状。病牛和带毒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随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自然发病多见于冬、春季。
多为隐性感染,幼龄牛较易感,一般表现轻度症状,但有时突然暴发,全群表现严重症状。急性型:突然发热,体温升高至40-42℃,白细胞减少,少或拒食,反刍停止,呼吸、心跳加快,咳嗽、流鼻涕,口腔粘膜潮红,唾液增多,继而出现糜烂。
3、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为特征,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炎症,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
4、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渐进性消瘦;以及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的坏死灶。
牛感染本病经过缓慢,病状因病畜身体状况和患病器官不同,在临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牛以肺结核为主,病初表现短促的干咳,以后咳嗽逐渐加重,变为湿咳,呼吸次数增加,流粘性或脓性鼻液,胸部听诊有啰音,甚至磨擦音,叩诊有浊音区。病牛日渐消瘦,贫血,易于疲劳,淋巴结肿大。病情严重时,病牛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乳房患有结核时,乳房上淋巴结肿大,可摸到局限性或弥漫性无痛无热的硬结。
5、犊牛副伤寒;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犊牛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
6、牛新蛔虫病;牛新蛔虫病即牛蛔虫病,是由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怀孕母牛食入,在孕牛体内移行,经感染胎儿;或因初乳中存在幼虫,犊牛通过吃奶而感染。犊牛出生后仅7-10天即见有蛔虫寄生。
7、感冒:感冒是机体突然受寒冷侵袭而引起的以恶寒发热、流涕、咳嗽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以幼畜发病较多,多发生于早春和晚秋气温骤变的季节。
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打喷嚏,流鼻涕,初为清液,后为黄色粘稠鼻涕,常有咳嗽,磨牙,鼻镜干燥,畏寒怕冷,耳鼻俱凉,体温升高。
8、肺炎;肺炎是肺泡、细支气管和肺间质的炎症,常见于幼龄和老龄牛。病畜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初为干而短的痛咳,随后变为湿咳,鼻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
9、瘤胃臌气:瘤胃臌气又称肚胀和气胀,是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食物,在瘤胃细菌的作用下过度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胀大,并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
发病迅速,采食后不久即产生臌气,病畜不安,左腹部急性膨胀,按压紧张而有弹性,叩之如鼓。
10、瘤胃积食;瘤胃积食又称胃食滞,是由于采食大量难消化、易臌胀的饲料所致。以瘤胃内容物大量积滞、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
11、牛胎衣不下:胎衣部分或全部没有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在滞留胎衣的刺激下,母牛常常拱背努责,表现不安;胎衣开始腐败时,从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腐败的胎衣碎块,患牛卧下时排出量较多;进而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腐败产物吸收后,患牛精神不振,体温稍高,食欲和反刍稍减,瘤胃驰缓、积食及臌气。
12、牛子宫内膜炎
1.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炎症往往扩散,引起子宫肌和浆膜同时发炎。病牛有时努责,从阴门中排出脓性分泌物。
上一篇: 如何防治娃娃菜的病毒病?
下一篇: 甘蔗对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