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氮肥。它以可被植物利用的氮素化合物为主要成分。这类肥料按其中所含氮化合物形态的不同,又可细分为铵(氨)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类氮肥、酰胺态和氰氨态氮肥等。 (2)磷肥。这类肥料以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磷化物为主要成分。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又根据其溶解性质细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 (3)钾肥。以含可溶性无机钾化物为主要成分。 (4)复合肥。这类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要素中两种或全部营养元素。 (5)复混肥。它是根据生产需要,将若干种营养元素,经过机械加工而制成的肥料。 (6)微肥。指含有效态硼、锰、铜、锌、钼、铁、钴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
1、有机肥要充分堆沤腐熟后再用。不腐熟的有机肥,里面不仅有多种病菌,而且施入菜地后,还会在腐熟过程中同蔬菜争水争肥,造成蔬菜生长不良;同时,不腐熟的有机肥内常混有各种杂草种子,这些杂草种子会随着有机肥的施入伴随蔬菜一起生长。新鲜人粪尿、秸杆肥、厩肥一般于7月下旬在向阳处按人粪4000千克,加钙镁磷肥100千克,碎麦桔(糠)400千克,拌后堆成馍状形,用破旧塑膜密盖或用草泥抹严堆沤30天,即成优质有机肥用于大棚作基肥。
2、过磷酸钙宜作基肥集中施,不宜作追肥撒施。过磷酸钙是弱酸性肥料,不溶于水,在弱酸条件下才能逐步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被作物根系吸收,尤其在碱性土壤上施用,解决不了作物幼苗对磷的迫切需要,造成生理缺磷。所以设施蔬菜使用过磷酸钙时应在移栽行开8厘米深沟,撒入磷肥后覆土4-5厘米,然后在浅沟内移栽作物,缩短磷肥与作物根的距离来弥补磷素移动性小的弱点。
3、尿素宜早施深施和根外施肥。尿素是酰铵态氮肥,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不能被蔬菜立即吸收,需经过7-10天转化成碳铵后才能吸收利用表施后立即浇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降低肥效。所以使用尿素应根据作物发育阶段对肥水需求,提前追施、深施,比浅施提高利用率28%。棚温在15-20℃时提前7天,棚温在20-25℃时提前5天,追肥时开8-10厘米沟,撒后严密盖土,对株行距大的作物可采用穴深施。根据棚温隔5-7天浇水,使其在土壤中有足够时间充分氨化,以利作物吸收利用,在作物生育期间,可用0.3%的尿素溶液喷洒叶面,每7天1次,每亩用溶液100千克,连续2-3次。
4、碳酸氢铵要深施。碳酸氢铵是冬暖大棚蔬菜生产追肥的理想速效肥料,碳酸氢铵随水撒施此种方法往往造成进水口肥料多,作物长势不一,难于管理,而午后棚温升高,氨气从土壤中逸出,熏伤作物下部叶片,造成肥害。
追肥时在离作物根茎8-10厘米开10厘米深沟,撒肥后用土盖严密。可提高利用率10-30%,比浅施增产10%,比随水撒施增产7.8%。
5、绿叶类蔬菜忌施硝态氮肥。白菜、芹菜、菠菜、甘蓝、空心菜、香菜等绿叶类蔬菜。由于生长期短,易吸收硝态氮肥,但吸收的都是硝酸盐离子,这样蔬菜中就会有大量硝酸盐积累,长期食用这样的蔬菜,就会使人体血红蛋白变性,引起中毒,因此绿叶类蔬菜应禁使硝态氮肥。
6、酸性肥料不宜连续使用,目前,生理酸性肥料施用量较大,这类肥料常年连续多次使用,会使土壤积累大量硫酸根离子,使土壤变酸,尤其是石灰性土壤会变板结,从而影响蔬菜生长。
7、盐碱地重施生理酸性肥料,盐碱菜地在追肥时,应追施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硫钾、过磷酸钙等这样可减轻盐碱危害,提高肥效,促进蔬菜生长,但不应施草木灰或其他减性肥料。
要求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
施肥种类
1、农家肥,如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
2、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绿肥作物,如草木樨、紫云英、田菁、柽麻、紫花苜蓿等。
4、有机复合肥,如益利来活性(生物)有机肥、绿太阳液肥,亿安神力等。
5、其它有机生产产生的废料,如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
注意问题
1、人粪尿及厩肥要充分发酵腐熟,最好通过生物菌沤制,并且追肥后要浇清水冲洗。另外,人粪尿含氮高,在薯类、瓜类及甜菜等作物上不宜过多施用。
2、秸秆类肥料在矿化过程中易于引起土壤缺氧,并产生植物毒素,要求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及早翻压入土。
3、有机复合肥一般为长效性肥料,在施用时,最好配施农家肥,以提高肥效。
施用方法
1、基肥: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厩肥或生物堆肥3000-5000公斤,有条件的可使用有机复合肥作种肥,如用益利来活性(生物)有机肥100公斤、“丰一”牌有机复合肥60-70公斤。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种前,开沟条施或穴施在种子或幼苗下面,施肥深度以5-10厘米较好,注意中间隔土。
2、追肥:追肥分土壤施肥和叶面施肥。土壤追肥主要是在蔬菜旺盛生长期结合浇水、培土等进行追施,主要使用人粪尿及生物普利肥等。叶面施肥可在苗期、生长期选取生物有机叶面肥,如得利500倍液、亿安神力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绿肥一般都在花期翻压,翻压深度10-20厘米,每亩翻压1000-1500公斤,可根据绿肥的分解速度,确定翻压时间。
此外,施肥时应根据肥料特点及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蔬菜种类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灵活搭配,科学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上一篇: 家庭如何自制绿色生态有机肥?
下一篇: 提高梨果品质关键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