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氮症:植株生长缓慢, 从外部叶开始黄白化至全株黄化。老叶变黄,干枯或脱落。新叶变小。
发生原因:土壤氮素含量少;氮肥施用不均等。
防治措施: 施用新鲜的有机物作基肥要增施氮素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应急措施:可叶面喷施0.2-0.5%尿素液,另外缺氮时及时补充碳铵、尿素等速效氮肥,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大。一般在芹菜生长期间追施氮肥2一3次,每次可追施尿素10公斤。
2、缺磷症: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 外部叶逐渐开始变黄,但嫩叶的叶色与缺氮症相比,显得更浓些,叶脉发红,叶柄变细,纤维发达,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出现坏死斑点。
发生原因:土壤酸性大,有效磷无法吸收;土壤湿度大,地温低,土壤中有过多的磷素也难以吸收;氮肥施用过多也阻碍了芹菜对磷的吸收。
防治措施: 增施磷肥,在芹菜生长期间也可叶面喷施0.3%一0.5%的磷酸二氢钾。
3、缺钾症: 外部叶缘开始变黄的同时,叶脉间产生褐小斑点,初期心叶变小,生长慢,叶色变淡。后期叶脉间失绿,出现黄白色斑块,叶尖叶缘渐干枯。然后老叶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斑点后期坏死。
发生原因:土壤含钾少;地温低,日照不足,土壤过湿、施氮肥过多等阻碍对钾的吸收。
防治措施:施用足够的钾肥;出现缺钾症状时,应立即追施硫酸钾等速效肥。亦可进行叶面喷施1-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
4、缺钙症:植株缺钙时生长点的生长发育受阻,中心幼叶枯死,外叶深绿。
发生原因:土壤缺钙或土壤氮多、钾多、土壤干燥,阻碍对钙的吸收。
防治方法:土壤钙不足,增施含钙肥料;调整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适时浇水,均衡施肥;也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
5、缺镁症:叶脉黄化,且从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外部叶叶脉间的绿色渐渐地变白,进一步发展,除了叶脉、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叶脉间均黄白化。嫩叶色淡绿。
发生原因:土壤含镁量低;钾、氮肥用量过多,阻碍对镁的吸收。
防治措施:栽培前要施用足够的含镁肥料,缺镁时可喷施0.5﹪的硫酸镁溶液,一周一次。
6、缺锌症:叶易上外侧卷,茎杆上可发现色素.
发生原因:光照过强易发生缺锌;若植株吸收磷过多,植株即使吸收了锌,也表现缺锌症状;土壤呈碱性时,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但其不溶解,也不能被作物所吸收利用。
防治方法:平衡施肥,缺锌时可以施用硫酸锌,每亩用1-1.5千克;也可用硫酸锌0.1-0.2%水溶液喷洒叶面。
7、缺硼症:缺硼时芹菜叶柄异常肥大、短缩,茎叶部有许多裂纹,心叶的生长发育受阻,畸形,生长差。
发生原因:土壤有效硼缺乏;施用过多的钾肥,影响了对硼的吸收,易发生缺硼;土壤呈碱性或高温干燥时易发生缺硼。
防治方法:施用硼肥,合理浇水,均衡使用氮、磷、钾肥。
上一篇: 胡萝卜营养与功效有哪些?
下一篇: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