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温度条件?
发芽:马铃薯通过休眠后,当温度达到5度时,芽开始萌动,但极为缓慢;7度时开始发芽,但速度较慢;当温度达到12度左右,幼芽生长较快,最适宜的温度为13~18度,用于催芽的温度应在15~20度。播种时,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到7度时,幼芽即可生长,12度以上即可顺利出苗。
茎叶生长: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2度;日平均气温超过25度,茎叶生长缓慢;超过35度或低于7度茎叶停止生长。当气温降到-1度时幼苗则受冻害,-3度植株将全部冻死。春季马铃薯如过早出苗,晚霜未过幼苗常被冻死,在土壤中的块茎的侧芽可重新发出,但延迟了生育和结薯期,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
块茎的膨大和形成:结薯期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块茎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马铃薯在这个时期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适宜块茎生长的温度为17~19度,昼夜温差大时,夜间的低温使植株和块茎的呼吸强度减弱,消耗能量少,有利于将白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产量向块茎中运输和积累。夜间较低的气温比土温对块茎的形成更为重要,植株处于土温16~19度的情况下,夜间的低气温有利于块茎形成和膨大。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昼夜温差大,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大,马铃薯块茎大,干物质含量高,产量高。夜间气温在25度时,则块茎的呼吸强度剧增,大量消耗养分而停止生长。因此块茎膨大期间,要适时适量浇水,调节土温,满足块茎生长对土温和湿度的要求,达到增产的目的。
上一篇: 锌针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什么促进作用
下一篇: 大葱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